第一百三十四章,世祖遺訓
張軒自然明白,監國這一件事情,並不是多好辦的。讓張安放下一切,來陪著他,自然是他的大限到了。
張軒問道:“今天是幾日?”
張安說道:“再過三天就是冬至。”
張軒咳嗽,他的身形早就瘦了下來,早就不是當初翩翩美周郎的樣子。面板就好像是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這不合身的衣服處處都有褶皺。
張軒忽然覺得精神很好,說道:“朕想出去走?”
張安立即推來輪椅。
這是以竹子與鐵架為主要結構的輪椅,這輪椅還是羅玉嬌病重的時候,張軒命下面人造出來,他常常推著羅玉嬌到處走動。
張安與次子張旭將張軒攙扶到了輪椅之上。
張軒對張旭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我有些話,與你哥說。”
張旭說道:“是。”隨即退了下去。
雖然張旭也是張軒的第二個兒子,但是張軒卻是一個偏心的父親,幾乎將全部的愛都給長子。
或者說,張軒更看重張安作為他政治上接班人,而不是他的兒子。
張安緩緩推著張軒,張軒說道:“有些話,我不說,恐怕沒有機會說了。這些年我一直想,如何才能讓大夏國祚更長一點。”
“我估計,如果不做改變,就這樣按照前朝的路子走,我大夏的國祚不過三百年,或許更長一點,但也長不了多少。”
“三百年,不管我制定下多好的法度,到後來都要變了性子,你我是放心。但是下一代,即便下一代被你教育的很好,但是最多三五代就不行了。”
張安說道:“父皇無須多慮,我大夏決計能千秋萬代。”
張軒淡然一笑,說道:“任何永恆都是騙人的,連宇宙都不能永恆,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永恆,或者說能夠永恆的唯有死亡吧。”
張安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張軒說道:“你說說該怎麼樣才能讓大夏長久存在下去。”
張安沉思了一會兒,說道:“父皇對我說過,如果想大夏永恆的存在下去,一定要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而土地兼併會自然發生,除非土地不再作為最重要的資源,故而朝廷一定要奪取南洋,遷移流民,並發展工商,讓百姓不再靠土地吃飯。”
“還有在中樞上,要學會放權,親任首輔,首輔五年一任,要讓百姓知道,皇帝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愛民如子的,不過是首輔無能而已。”
“為了防止首
輔篡位,因為握緊軍權。”
“所以講武堂不能放鬆,我皇家子弟一定要是講武堂出身,不能在講武堂畢業,就不能繼承爵位。”
“如此制度,應該能保證長治久安吧。”
張軒說道:“我當時也想過,但是一直覺得少了什麼?安兒啊,你讀書之前,想做什麼?”
張安一時間想不起來了,說道:“孩兒忘記了。”
張軒說道:“立志。一個人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志,確定志向之後,然後再一步步的做下去。”
“當初我在黃陵城下,第一個念頭,就是要讓天下太平,這十幾年下來,還算老天保佑,我算是做成了。”
“這個國家,就好像是人一般。我覺得也必須有所目標才行。”
“歷代前朝坐穩天下之後,都是故步自封,號稱坐天下,卻不是天下那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你一坐,失去了進取心,從上而下都有了惰性,惰性一生,百弊從之。”
“到時候,即便皇帝有心振作,也奈何不了天下大勢,就如同崇禎,崇禎在萬曆之前,未必不是明君。”
“這就是大勢。”
“歷代王朝,無有周朝八百基業,雖然周朝後期不過一個樣子貨而已,但依舊是天下共主,原因何在,只需看天下版圖,在周之前,天下不過中原數省,但是秦一統天下,就有今日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