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二 (1 / 3)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二

這甚至與李定國本人的想法無關。

不管是誰,在這個位置上,就必須說這樣的話。

張軒說道:“治水數年不成,就不言兵事數年,治水十年不成,就不言兵事十年,治水二十年不成,則不言兵事二十年。”

“晉王。”張軒說道。

李定國立即起身說道:“臣在。”

張軒說道:“晉王當初,是為了什麼起兵的?”

李定國沉默一會兒,說道:“為了活下去。”

張軒說道:“你我都起於百姓,知道百姓疾苦所在,如果我們不為百姓做事,與當初被我們殺的前明官員又有什麼不一樣嗎?”

“至於東虜。”張軒冷笑一聲,說道:“不是朕看不起他。”

“給東虜二十年,休養生息,又怎麼樣?”

“朕難道就打不了他們了嗎?”

“憑藉幾柄馬刀,一些牧民,就能縱橫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後乃是火器的時代。”

張軒很清楚,大量列陣火銃的軍隊,決計會令冷兵器時代王者終結,北伐之戰中,其實已經有了不少苗頭了。

只是總體來說,大夏的火器還不夠先進。對騎兵的壓制不夠強。

但是二十年之後,張軒就不信,開花彈,輕便的步兵炮,射程更遠的火銃,乃至更好的騎兵所有的手銃,燧發六輪。

這些武器的列裝,更能讓夏軍的實力超過清軍。

清軍在草原之上,不要說火器的進步了,能維持現代的火器規模都是一個問題。

這樣的情況,如果還打不贏,張軒看來,這些將領都應該被軍法處置。

張軒對大夏有信心,信心這時間越往後推移,夏軍的優勢就越大。

只是未必人人都明白張軒所說的道理,但是以張軒的威信,他既然將先內後外,先治河後擊北的決策確定下來。

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反對的。

姚啟聖送了一口氣。

其實不僅僅是姚啟聖鬆了一口氣。滿朝的文官都送了一口氣。

姚啟聖心中暗道:“陛下英明。”

顯然姚啟聖對張軒的舉動,有不一樣的解讀。

在姚啟聖來看,開國六王,張質已經死了,不過是追封,張質的兒子自然不能與其他王爺相比,至於韓王是一個湊數的,也不用正眼瞧。

但是其餘三王,一個比一個厲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