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 (1 / 2)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年不言兵事

南京碼頭張燈結綵。

無數甲士就好像堤壩一般,將無數擁擠的人群攔在街道兩側。

無數旗幟搖擺。

李定國來回走動,忙得焦頭爛額的。

這是李定國當任樞密使以來,第一件大事,迎接凱旋大軍。

張軒甩開大隊人馬。

僅僅帶了三千騎兵到處視察。

但是真正跟隨張軒撤下來的大隊人馬,大概有十幾萬人馬。

這十幾萬人馬之中,有數萬精銳,是要回到京師駐守的,成為樞密院直轄的中央軍一部分,其餘的還有大批傷兵,乃至於回去之後,就解散的民夫。

當然這僅僅是第一批。

雖然張軒已經將北方的防禦體系建立好了,但是很多細節上的調整,卻足夠李定國忙活一年。

張軒其實在江北大營待了三日之後,才等到從北京退下來的大軍,他們的路線是從北京到洛陽,從洛陽到南陽,從南陽到襄陽,然後從襄陽坐船,順流而下。

“嗚嗚,”無數號角同時吹響,蒼涼的聲音響徹南京古城之中。

無數士卒下了船。

首先出來的卻是無數頭纏白布計程車卒,他們手中捧著一個個木頭匣子,不是別的,就是骨灰盒。

其實相當一部分士卒的骨灰,從襄陽開始,就分散到各省了。

而這些都是南京附近士卒的。

畢竟張軒入主南京的時候,南京城就是一座空城。

大量隨軍士卒在南京落戶,填充南京人口。所以細細算從軍比例的話,南京城才是最密集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軍中,或者是做與軍中有關係的事情。

在兩側迎接的百姓,有的眼尖的看到木頭匣子上的姓名頓時昏倒在地了。哭聲在號角之聲並不清晰,很容易被壓制下去了。

這些士卒下船隻之後,才有無數甲士跟隨下船,排成整整齊齊的佇列,一身板甲在日光之下分外耀目。

而張軒騎在馬上,被甲士簇擁在其中,但是一身金黃色的甲冑,燦爛的就好像是太陽一般無二。

簡直是光彩奪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聲高過一聲的聲浪傳來,整個南京城陷入一片狂熱。

更要不少士卒一進南京城之中,進入各自營地之中,就各自散去,與尋自己的家人了。

有的家庭見到了久違的家人,甚至還加官進爵了,自然是非同一般的歡喜。有的人家,能看見的只是一個骨灰盒。

同在一城,歡喜各不相同。

張軒回到宮中,也沒有第一時間議事,而是將北伐將領各自給假,讓他們與家小團聚在。

張軒與羅玉嬌自然有一番歡喜,這裡不用說了。

隨著張軒回到南京。

南京城之中,本來凝重的氣氛,迅速降低了,連荷蘭人與大夏之間的摩擦,也下調了好幾個音調了。

與之前的劍拔弩張完全不同,不知道的,還真以為荷蘭人乃是大夏朝廷的好朋友。

休整一段時間後,張軒開始了昭武年間,乃是大夏一朝最多一次封爵。

王爵封的不多。大夏朝開國八王,也正式確立起來。

唐王曹宗瑜,晉王李定國,遼王鄭成功,衛王袁時中,許王張質,韓王李淏,也就是朝鮮王一脈。

這六王全部是世襲罔顧,與國同休。並各自有封地,其中鄭成功的封地在臺灣,李定國的封地在雲南。其餘四王的封地都在河南境內。

不過,張軒也與他們談過了,這僅僅是暫時的,在中原的封地,僅僅是食賦稅而已,在海外的封地才是真正的封地。

在與鄭成功的待遇上,給出了保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