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一百五十四章 都察御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四章 都察御史 (2 / 2)

當然了,明代都察院還有一些附加的任務,似乎明代皇帝喜歡用都察院當欽差,比如剛剛開始巡撫這個官員,就是隸屬於都察院的。是皇帝派往地方欽差,有事則設,無事則罷。後來卻慢慢的演變成了地方官員。

張軒決定將這些雜七雜八的許可權,全部清理乾淨,讓都察院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監察百官。

但是如此一來,大夏朝的都察院與大明朝的都察院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體系了。而朝鮮與四川的戰事,財政上困難,地方上清丈田畝,乃至於軍中武器迭代以及訓練,講武堂將校的培養,乃至於軍中與朝中平衡與協調。等等事情,已經讓他忙得不可開交了。

都察院該怎變,變成什麼樣子,張軒實在沒有心思親歷親為了。

只能委託於人,而這個人就是首任都察御史。

這樣的人如此重要,這也是張軒雖然覺得張質身處嫌疑之地,該必須詢問他的原因所在。因為對大夏朝所有官員的熟悉,沒有人能與張質相比。

“大兄,不僅僅是首輔,也是朕的兄長,此事事關

重大,不問大兄問誰?”張質說道。

張質說道:“既然陛下如此說了,臣以為當用高鬥樞。”

“高卿在兵部做得如何?”張軒問道。

張質說道:“ 高大人才能出眾,但是兵部與樞密院爭權,幾為閒置,臣恐高大人也是積鬱於心。”

張軒有些吃驚,說道:“樞密院與兵部之間的爭權,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張軒將軍權全部放在樞密院中,比起明朝的兵部尚書,可以干預幾乎所有軍事大事,但是大夏的兵部尚書,幾乎是與樞密院對接的行政部門而已。樞密院所需的一切物資都要從兵部走。

從這一點上來看。

兵部甚至可以裁撤了。但是張軒不這樣做,也有一點帝王心術。用兵部來監督樞密院。可以說樞密院有的部門,在兵部之中大多都有。只是一個是文臣主持,一個是武將主持。

天下軍事大權,全部出自樞密院。而兵部都有知情權。

但是而今看來效果並不是很好。

張質說道:“樞密院行事,動則聖旨,或雲上諭。即便是高大人有多少能力,也施展不開。陛下將軍事大權盡歸樞密院,是否裁撤掉兵部?”

張質的本意並非要裁撤掉兵部,只是給樞密院袁時中上一點眼藥。

意思是樞密院權力太大,兵部該有的制衡能力,根本做不到,想讓張軒將樞密院的權力分一部分到兵部之中,朝廷幾個製造局應該歸為兵部,而不是歸為樞密院吧。

但是張軒心中所想卻是不同。

對於未來權力劃分。張軒在加強內閣權力的時候。就是已經想過了。

內閣權力加大的同時。必須有其他部門來制衡。

樞密院乃是分內閣之權,都察院乃是用來制衡內閣。兵部與樞密院之爭,但是在張軒看來,卻是內閣與樞密院之爭。從宋明以來以文制武的慣例,張軒如果不加強樞密院的權力。恐怕在開國勳貴凋零殆盡之後,內閣首輔,就能一手遮天了。

所以,張軒寧可矯枉過正,以要讓樞密院自稱體系,減少內閣對樞密院的干涉。

張軒對未來的政治體系的設計,估計與漢代相仿了,內閣首輔是丞相,都察御史乃是御史大夫,樞密院使乃是太尉,可以稱之為三公。是朝廷權力最大的三個人。

不過,這三個人的權力並非沒有制約,不管是內閣,都察院,樞密院,都是多長官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