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順治納妃
正如之前所言,這麼大規模的川鹽出川,根本是瞞不過人的。
這邊第二批食鹽還沒有到達ChóngQìng,兩處奏報就已經飛報北京。一處是揚州,一處是洛陽。甚至揚州的奏疏來的還快上一些。洪承疇說得是南朝在長江之中的巡查忽然收緊,鹽商損失慘重,汪氏族長汪文德被扣押。
多爾袞對這個汪文德還是有些印象的。
多鐸的奏報之中說過,打到揚州之中,這個汪文德曾出家產資助大軍,至於是幾十萬兩了,多爾袞一時間想不出起來,他的腦袋似乎一想到關於多鐸的事情,都會偏離重點。
他索性不去想了,不過一奴才而已。
雖然向江南出購食鹽。幾乎是清廷的官方行為了。但是有些事情,清廷還是不好出面,自然要一個人操持,汪文德這個人選就出現在清廷的眼中。不過,正如多爾袞所想。
這人損失了也就損失了。在多爾袞心中並沒有什麼分量。
多爾袞再看了洛陽的奏疏。
其實洛陽的奏疏是轉呈的。乃是清廷埋伏在湖北的細作,將川鹽大規模出川的事情,傳給了清廷,從洛陽轉呈上來。
“吳三桂。”多爾袞手中掂量著兩封奏疏,用手指輕輕的敲著。心中暗道:“你挑的倒是好時候。”
什麼好時候?
正是順治納妃的好時候。
之前商議過了,為了拉攏漢臣,順治納兩個妃子,一個是孔四貞,一個是左氏。
孔四貞就不用說了,之前說過了,乃是孔有德的女兒,而左氏正是出自西北將門之中。爺爺乃是明代名將左光先,父親乃是從孫傳庭出征的左勷。不過,左光先先投李自成,後與白廣恩等人一起投降了清廷。
這些人在清廷眼中都是要被壓制了。故而都被收攏在京師掛一個閒職而已,還收入漢軍旗之中。
這些老將打了一輩子仗,而今這種近乎階下囚的局面,很多人都心情鬱郁,乃至於一病不起,其中就有左光先,在順治五年的時候,左光先就一命歸西了。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左光先死了。清廷才選中了左氏。
原因很簡單,左光先與其他人不同。左光先乃是榆林將門出身,在西北將門之中,廣有聲威。當然了左家在西北將門之中,並非第一流之門戶,第一流門戶是誰?是尤家。
只是尤家抗衡李自成榆林血戰,全家殉國了,連一個遺孤都沒有了。
如果用左光先還在,清廷選了左氏,未免讓左光先權力大增,而今左光先死了,他兒子一輩,少有能戰之輩,既可以達到拉攏西北將門的意圖,又不至於讓左家坐大。
僅僅看人選,就可以看出來皇太后也是費盡思量了。
這種情況之下,多爾袞又怎麼會對吳三桂下手?且不說吳三桂可以能有的異動,單單說吳三桂的身份,他可是漢將在朝廷之中的一面旗幟,這邊一邊拉攏漢將,一邊將吳三桂處置了。
難免讓一些人心中犯嘀咕。
政治上的很多東西,都是不講證據的。
縱然是吳三桂再怎麼犯事,這一段時間也只能按下不表了。等秋後算賬的一天。
多爾袞將吳三桂的事情放在一邊,命人找來湯若望,問道:“荷蘭人怎麼說?”
這一次南征之敗,多爾袞總結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水師的問題的,在南方打仗沒有水師,還真不行。故而,多爾袞一心一意要加強清廷的水師,並傳令讓洪承疇籌備大清的長江水師。
但是事情並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