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七十一章 大西皇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一章 大西皇帝 (2 / 2)

張獻忠說道:“如今的局面,汪先生有什麼辦法破解嗎?”

汪兆齡說道:“川中不過是江山一角而已,而今曹營大勝清廷與襄陽,聲勢正旺,而陛下與曹營向來交好,何不與曹營結交,得到曹營的支援之後,我們在與朝廷交戰的時候,就多了幾分底氣。”

張獻忠聽汪兆齡說起曹營,心中頓時有些恍惚,他忽然想起了羅汝才。

看看大夏現在的局面,再看看成都現在的困局,一時間張獻忠有些恍惚。不知道在追憶著什麼,羅汝才與李自成的死訊,張獻忠早就知道了。當年義軍之中聲望最大的三個頭領,李自成,羅汝才,還有他張獻忠。

卻不想,不過數年光陰,故人已經不在了。

而羅汝才死後這一段時間,羅玉龍所做種種,讓張獻忠更是有一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一時間張獻忠有一種華髮早生,時不我待的感覺。

“陛下,陛下”汪兆齡說道。

“哦。”張獻忠說道:“之前曹操寫信,讓朕派人在襄陽助戰,朕沒有答應,而今後臉皮求曹營,羅玉龍會答應下來嗎?”

汪兆齡說道:“請

陛下不用擔心,曹營新主剛剛登基,能不能鎮住下面的驕兵悍將,還真不好說,陛下派人出使曹營,說不得正中羅玉龍的心意,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張獻忠不管怎麼說,也是一方勢力,雖然弱小了一些,但也有二十多萬大軍。佔據四川的精華地帶,是一個相當得力的諸侯。曹營現在雖然局勢不錯,有襄陽大勝之威,將大夏的名頭吹了出去。

但是大夏的名頭是大夏的,而不是剛剛登基的羅玉龍的,不,應該現在叫做羅瓏了。畢竟為了避諱,皇帝登基之後,改名已經是慣例了。都是將名字改為生僻字。

而大夏的戰略形態其實並不是太好的,對內,有軍閥割據,與高傑,鄭芝龍,對外,南北都有漫長的戰線,如果處處設防的話,百萬大軍都打不住。這樣腹背受敵的局面。

的確算不得一個好。

所以張獻忠主動與大夏結盟。如此一來大夏得了西邊強援,一時間西側無憂。而張獻忠得到了大夏的支援,哪怕這個支援僅僅是物資上的支援,就足夠張獻忠用了。

畢竟佔據整個江南的大夏,在財政之上,是幾方勢力之中最好的一個。

二來,與張獻忠結盟,可以說給羅瓏政治上加分不少,讓羅瓏在大夏之中,有更多的話語權。這樣的事情,汪兆齡想不到羅瓏怎麼會不答應的。

張獻忠想了想,說道:“那麼派人過去?”

之前,羅汝才的喪事,張獻忠僅僅是派了一個使者而已,倒不是不重視。而是張獻忠麾下的主要將領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一時間走不開。禮節性的拜訪,不用多做考慮。

而今是商議雙方的聯盟的大計,就必須派出一個有分量的人。

汪兆齡說道:“以臣之間,在四位殿下之中選一個。”

張獻忠瞬間明白汪兆齡的心思,原因無他,張獻忠四個義子在義軍之中也算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在獻曹合營的時候,都很有名了,故而他們在曹營之中,也有自己的人脈。

後進之輩,要麼當初是無名小輩,要麼是文人,根本與曹營攀不上關係。

張獻忠想了想說道:“讓文秀去吧。朕須臾離不開可望,而定國的性子,太過直了些。不適合這樣的事,也就文秀適合。能奇這時候在外面征戰,等不了他回來了。就文秀吧。”

張獻忠確定下來,汪兆齡其實更想孫可望去,但也不敢說什麼,立即確定劉文秀交卸了差事,領命東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