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
而今的張獻忠,已經是大西皇帝了。
就在襄陽大戰期間,準確的說是羅汝才稱帝之後,張獻忠也不甘示弱的稱帝了。一時間中華大地之上,有四個皇帝,大清順治皇帝,大夏皇帝,大明皇帝,還有大西皇帝了。
不過,很多人都沒有見大西皇帝看在眼裡。
張獻忠本來就有些發黃的臉,在怒氣之下,更顯得蠟黃無比,他咬著牙說道:“真以為老張,不會殺人?”
此刻的張獻忠怒氣幾乎要滿溢位來了,一股邪火不知道該向什麼地方發。
他只覺得自己被人耍了。
張獻忠稱帝之後,頗有改弦易轍,禮賢下士之舉。想在四川建立根基。自然要安撫士紳,而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四川各路士紳在張獻忠的刀下,自然該怎麼做。
張獻忠又是開科舉事,又是招募文官幕僚。很多大明官員原職留用。
但是時間一長,張獻忠就回過味來。
各府縣都在敷衍他。對,就是敷衍他。要徵的稅,拖欠的厲害。即便有一點,也跟打發叫花子一樣。而且張獻忠進入四川之後,幾乎無日不戰,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四川與湖廣雖然距離不遠,但幾乎是兩個戰場了。
張獻忠佔據成都之後,從流寇轉換為政權,這種轉換讓張獻忠很不適用。甚至可以說,不是張獻忠不適用,連張獻忠所部大西軍也不適應。
在張獻忠領導之下,大西軍分進合擊,轉戰千里,這種打法,雖然艱苦,但是大西軍上下都已經適應了。
但是一進入成都之後,張獻忠立汪兆齡為丞相。將所有軍隊,編為一百二十個營,這一百二十個營,分別由他的四個義子負責,這還僅僅是張獻忠機動兵力,而打下一城,就會駐守兵馬。
而張獻忠的怒氣正是因為各地駐守兵馬而來。
原因無他。之前的那些敷衍,張獻忠還能忍受。但是更多士紳為明軍當內應,很多時候,就是大西軍攻下城池後,安頓好了,大西軍主力撤走之後,明軍一來,立即有內應將城池獻給明軍。
張獻忠的一番辛苦,就化為烏有了。
也因為張獻忠如此局面,他才對羅汝才的書信,不為所動。這年頭誰都不好過。
大西軍這樣來回救火,很是疲憊,而現在局勢越來越不好,張獻忠感覺到局面再持續下去,不要一年,這局勢就會被扭轉
過來。
“陛下。”汪兆齡說道:“川人輕剽,不易臣服,而今局面不下辣手,不足以讓民心臣服。”
“這”張獻忠沉吟一會兒,他倒不是不敢殺人,張獻忠嗜殺的名頭在,他不能說不將性命放在心上,但也是一個不怕殺人的主,死一些人,他根本不在意,說道:“如此真能收復川人嗎?”
汪兆齡說道:“要得人心,向來是恩威並施,如今陛下,恩有餘,而威尚無,這才是川人叛伏不定的原因所在,而今朝廷已經派樊一蘅主持川東南軍務了,朝廷恐怕要大舉進攻了。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長沙朝廷的決斷,從某種意義上是相當滯後的。或者說,馬士英感受到了此地的戰機,才確定樊一蘅主持,為的就是這一戰的主導權。
張獻忠眼睛一閃,微微咬牙說道:“汪先生,有何教朕?”
汪兆齡說道:“還請陛下,將各地降官明正典型。”
隨即汪兆齡列出一個名單,名單不長,卻都是各地有威望的人。張獻忠如果照著名單上殺人,說不上將川中士林一網打盡,但也殺戮非輕,而且殺的人都是讀書人。
不過,張獻忠看到最上面的幾個人,就是帶頭獻城的家眷,心中怒火中燒,說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