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風聲
“陛下的身子怎麼樣了?”楊承祖低聲問道。
張軒目光與楊承祖的目光輕輕一觸,張軒就知道騙不了羅汝才。因為張軒從楊承祖目光看到了非常肯定的目光。他這一句雖然是問句。但是卻蘊含著非常肯定的語氣。
決計不是枉加揣測的。
張軒知道騙不過他,只是低聲說道:“汝國公,有些事情還是不要提好。”
楊承祖點點頭,他的確不是亂揣測的。
楊承祖跟著羅汝才的時日,要比張軒長的多,可以說楊承祖對羅汝才的瞭解,要比張軒多很多。
而且楊承祖對羅汝才忠心耿耿,羅汝才對他們這些老兄弟,也算對得起。楊承祖知道,以羅汝才的脾氣,如此大戰,羅汝才決計不會留在一百多里之外坐觀成敗。縱然在湖口決戰的時候,羅汝才說是放手讓張軒指揮,其實羅汝才軍陣就在後軍之中,距離戰場根本不遠。如果羅汝才覺得有必要,他能隨時接管指揮。
更讓楊承祖確定的事情,就是張軒帶來計程車卒。
大多都是羅汝才的中軍。
這些人一直跟著羅汝才。是羅汝才的老本。羅汝才一般情況之下,決計不會交給別人的,而且宜城現在幾乎是一座空城了,只有萬餘士卒固守而已。可以說羅汝才已經失去了對戰場任何干預能力了。
羅汝才外號是什麼?
是曹操。
很多人的外號,從來沒有取錯的。
羅汝才內心之中,從不像是外表那麼寬仁,講義氣。他心中彎彎繞,張軒很多都不瞭解,在他眼中,羅汝才是提攜他的長輩。但是楊承祖這樣的老人才知道,羅汝才怎麼肯將自己放到這種地步。
除非,是出事了。
否則來襄陽坐鎮的定然是羅汝才。而且羅汝才的病情,已經纏綿數年,在高層之中,也不是什麼秘密了。楊承祖有如此猜想,也是合情合理的。
聽了張軒的預設,楊承祖微微一嘆,低聲說道:“我知道了,不過宜城如何,襄陽之戰,我定然會打贏的。”
楊承祖知道,不管是羅汝才是重病不能理事,還是已經去世,秘不發喪。楊承祖都知道,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擊退清軍,而不是管這些事情。只是他心中忍不住輕輕一嘆,暗道:“未來是年輕人的時代了。”隨即眼睛瞄了一眼張軒。
張軒見楊承祖情緒平穩,與之前沒有什麼兩樣,心中算是安穩幾分了。但是隨即張軒想道:“汝國公能夠想到,那麼其他人也能夠想到。”
一想到這裡,張軒心中一緊。
不是張軒緊張,而是這個訊息太過重要了。
聚集在襄陽城的闖營殘部,有一半是看在羅汝才的分上。即便是夏軍之中,羅汝才的威望也是無人能及。絕非張軒與羅玉龍可以比擬。如果訊息洩露出去,對夏軍非常不利。
“看樣子,這個訊息,隱瞞不了多長時間了。”張軒心中暗道:“只能速戰速決了。”
但是速戰速決這個決策,本就有利於清廷,而不利於夏軍。但是不管是外面人的揣測,還是羅汝才的身體到底支撐到什麼時候,這種種變化,都讓張軒不能再拖下去了。
只是這戰略改變之間,就是不知道多少條人命。
張軒因為洩露訊息而煩惱的時候。武昌城中,也同樣有人揣測到這一點。
“太子。”錢謙益說道:“這數日以來,陛下所有文書都是秦國公主殿下代擬。臣以為”
羅玉龍說道:“以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