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究竟會去哪裡?
我們盲目的醒來,盲目的睡去。盲目的歡笑,盲目的焦慮,盲目的炫耀,盲目的苟活。然而我們似乎都忘記了一件事:我們終將死去。
曾經,我躺在一張空曠的床上,痴痴的望著那灰色的天花板,我在想:如果這是一間病房,我即將死去,我該怎麼辦……
那一刻我害怕了。
歷史告訴我:這世上一切的“開始”,都是為了“結局”,而並非為了“過程”。如果生命的終點唯有死亡,那活著,又有何意義呢?
為了幸福?
為了快樂?
還是為了享受過程?
我並不認同。
這不是真理。
與我一樣並不認同此事的人還有很多,比如牛頓,比如耶穌,比如釋迦牟尼。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無數人為了尋找到“死後的世界”而窮極一生。於是種種有關於“死後”的傳說便越來越多。有人說天堂地獄,有人說六道輪迴,有人說徹底消失。
但還有一種說法:那便是活死人玉。
……
……
我跟布丁看到這兒,二人心中皆是驚濤駭浪。佛教之所以擁有如今的社會地位,除了善良淳樸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向迷途中的人們詳細的描繪了死後的世界,並構建出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且有理有據,使古人深信不疑,甚至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仍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然而出生於2000多年前的歸墟和尚,卻對此產生了懷疑。
老者死後,歸墟便踏上了一段尋找“真理”的道路。他一路行乞,衣衫襤褸,從梅里雪山出發,穿過瀘沽湖,納木錯,班戈,普若崗日冰川,可可西里,崑崙山……這條路,是由一位神秘的老者所指引的,那老者說:你想知道的一切,就在這條路的盡頭。
歸墟和尚就這樣一直往前走,路上的豺狼虎豹也不傷他,林中的飛禽蟲蟒也不咬他,這些動物都是有靈性的,它們好像知道了些什麼,反而默默的守護著他。
歸墟和尚終於走到了盡頭,他看見了一座神殿,他用羊奶洗淨了臉上的汙垢,虔誠的走進了殿中,他以為他會看見某個神靈,然後為他解答心中疑惑,可他看見的……卻是一具具早已乾枯的屍體,那神殿中央擺放的也不是神像,而是一塊……奇怪的石頭。
歸墟和尚站在那一堆堆乾屍的身旁,他驚訝的發現,這些屍體有些古怪,他們竟然全都是笑著死去的。
太奇怪了。
這些人明明即將死去。
可為什麼……全都在笑?
歸墟和尚驚愕無比,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死亡究竟有什麼好笑的?他痴傻傻的站在神殿中央,心裡突然間劇烈的一顫,他似乎發現了某個天大的秘密。
我跟布丁看到這裡,心早已懸到了嗓子眼兒,這是第五幅“浮雕壁畫”了,後面還有好幾幅,難道說“活死人玉”的秘密即將揭曉?
我們倆驚恐的擦掉了額頭汗珠,加快腳步,便來到了第六幅畫的面前。可接下來的這幅畫,卻並沒有說明“活死人玉”的用途,而是講述了四年後的故事。我和布丁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便繼續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