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拿起筷子,順口說道:“殺虎口外有西漢的振武城和右玉縣城,城池的狀態比九原城好,在那裡再安排一個雁北郡。你們的頭一伸出去,就等於和宋金剛把雁門郡包圍了,突厥不會視而不見的,所以守住雲中比什麼都強。燕山的馬賊、百姓遷移,考慮到很多人是從雲中、雁門跑出去的,讓他們回到故鄉,要是遼東人,你花再大的力氣,他也不會去雲中。”
殺虎口原是漢胡的分界地,一片蒼頭河谷地,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原來的說法叫殺胡口,鮮卑人統一北方後,為避諱改為殺虎口。楊崇的話說得如此透徹,要是獨狐篡三人再領悟不了,楊崇只能換人了;崔仁師點頭說:“我知道寶山一直在做這件事,我馬上和他聯絡。”
沒有深厚的背景做不了這件事,獨狐家的勢力在幷州,崔家的能量在河北,楊崇調崔仁師來,就是這個原因,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喝到宵禁前,客人們走後,獨狐虹特地去書房找了楊崇:“你看我大哥到底行不行?”
楊崇好笑道:“我怎麼知道。”
獨狐虹才不相信,楊崇算術天下少有,肯定是在敷衍自己,獨狐虹靠在楊崇身上,雙手晃著楊崇身體說:“你說嘛,你說嘛,你肯定知道。”
楊崇被獨狐虹纏的沒辦法,摟著獨狐虹的細腰說:“你大哥要想在朝堂上站穩腳跟,這一遭遲早是要走的,崔仁師和劉贇都是非同尋常的人物,你放心,只要大哥不做出意外的事,按照楊公卿的計劃來肯定沒事,大不了就是無功而返,那也是沒有功勞有苦勞。”
獨狐家是門閥,獨狐篡就算無功而返,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獨狐虹這才放下一點心,關於鹽鐵司的事,獨狐虹還是聽到一點風聲的。河西軍中新貴不滿,認為獨狐篡無功受祿;關中士族則感覺獨狐篡出賣了舊友的利益,魏徵之所以要動這個腦筋,就是因為御史臺的奏章已經堆得有一點高度了。
御史們聞風而奏,雖然魏徵也知道已經調查清楚的十幾件指責都是捕風捉影以獨狐閥的地位,又在楊崇的監視下,獨狐篡不會因小失大,但是萬一有了手下或部曲在後面調查中有事,難免會引起風波,還不如讓獨狐篡去邊關做點有用的事情。
陽光明媚,柳絮漫天,楊善經站在越王府門口,看著越王府對面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百姓書店和松鼠園門口的長隊,是禁不住地搖頭。按照楊崇現在實際上已經是大隋第一人的身份,這條街就應該是肅靜,才顯得尊崇,可是楊崇似乎很希望這種氣氛,不僅沒有讓官府清理,據說還買下了幾家店鋪,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引得許多人跟風,讓這幾條不起眼的街面成了長安城一個鬧市。
楊善經曉得自己在越王府將面臨一場艱難的談判,副手陸季覽和執失思力都是面色凝重;果然,被虞綽引進大廳,楊崇身邊坐著的是凌敬、史大千、郝瑗、王珪,沒有一名禮部的官員。楊崇讚歎說:“善經,你還是那麼風采依然,根本看不出歲月滄桑的變化,真是讓人羨慕。”
楊善經舉起一隻手說:“越王,要是這麼說,我就顏面無存了。你我其實還是族人,大隋皇族也是弘農楊氏的一支,越王,你對楊政道到底怎麼打算的?”
楊崇露出一絲苦笑說:“我真不知道,現在與突厥的局勢如此緊張,那還顧得上這個問題。楊政道不願自己回長安,卻企圖藉助突厥的力量打回長安,本來就讓人不懂,但是太原之戰對楊政道的影響是致命的;你我是多年知交,不說假話,目前我只想著如何能實現大隋和突厥的和平。”
陸季覽不溫不火地問:“越王對利州、沃州如何打算?”
都是聰明人,陸季覽明白,如果非要按照義成公主的五個州一把解決的思路,那就一定會走進死衚衕,楊崇不清楚突州和渾州的情況,怎麼可能制定出方案。郝瑗慢慢地開口說道:“只要居延海重建成功,便可以考慮恢復與沃野三鎮的貿易;至於利州,我們認為相距太遠,還是先考慮豐州和忻州。”
這樣的回答不出意外,陸季覽頷首說:“我國在西域大敗,盡失屬國,大批的粟特、龜茲百姓逃到大利城,頡利可汗出於憐憫心,決定在雁門郡劃出十五城,僑置昭武九城和龜茲、疏勒、鐵勒、焉耆、姑墨、烏孫等國。”
僑置西域各國,是趙德言想出的點子,他一直向楊崇學習,所以進步神速;楊崇贊同說:“國家一亂,百姓遭殃,頡利可汗如此慈悲心腸,實在是難能可貴。沒關係,他們都是突厥的子民,與我們的大目標是一致的,可以把僑置十五城一起安排在忻州刺史府名下,如果還有困難,我們繼續商量。王珪,你向三位使者介紹一下,我們對忻州的設想。”
王珪朝楊善經等人施禮說:“雁門郡一下子劃出去三分之一的地區,忻州的規劃勢必受到影響,好在我們為此有過考量,可以從雲中都護府,分兩個郡給忻州刺史府名,一個是秦北郡,在漢代九原城;一個是雁北郡,在漢代振武城。”
楊善經三個只感覺頭暈,這兩個郡正好在雁門關的北面,如此一來,雁門關四周二十三城,就處在河西軍的三面夾擊之中,也斷絕了突厥偷入燕山的通道。可是作為楊善經,大隋皇族,是絕說不出漢代九原城和振武城不屬於中原的話來;執失思力客客氣氣地問:“王大人,雲中都護府是怎麼回事?”
王珪禮貌地答道:“在代州和燕山之間,有一塊四不管的地帶,盜賊橫生,朝廷決定進行治理,考慮到與我們談判的地區有關聯,特設都護府統管。都護府只是一個軍事機關,保一方平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