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群臣立即發出一片歌功頌德的聲音,似乎是高元賜給了高句麗和平;退朝後,淵太祚特地請乙支文德到家裡吃個便飯。蓋蘇文是自己的愛將,在朝中還需要淵太祚這位大佬的支援,乙支文德給了這個面子,可是沒想到的是,在淵家遇到了高元的弟弟高建武,高氏家族負責生意的人。
乙支文德嗅到了陰謀的味道,卻被高建武透露出來的訊息嚇了一跳,高元已經重病纏身,現在每天就是靠著人參支撐,看上去紅光滿面,其實已經病入膏肓,最多是一兩個月的命。只不過為了穩定民心,除了王族的少數幾個人,訊息封鎖得很嚴密,但是高元的幾個兒子,正在透過不同的途徑趕回平壤城。
高建武說完,是唏噓不已,眼中閃著淚花,淵家父子都默不作聲,把眼光投向乙支文德;乙支文德是高句麗最支援高元的將領,有著不可動搖的威望,一言興國,一言興邦。乙支文德目光如劍,逼視著高建武問:“大人,那六萬人到底什麼情況?”
高建武看看淵太祚說:“六萬戰俘死了不少,但是我們手中還有三萬多當時運送糧食的民夫工匠,湊個六萬人沒問題。雖然少了些勞動力,但是要是楊崇可以和我們做貿易,那一切都能補回來。只是不知道長安那邊真實的態度如何?”
“所夫孫說,禮部同意保持貿易的往來。”乙支文德放低聲音說:“楊崇認為高句麗就是中原的一部分,會讓部分家族與中原恢復淵源。”
乙支文德說得含糊,但是高建武三人聽得真真切切,所謂恢復淵源,就是承認高句麗的某些家族是中原那些世家的旁支,就意味著那些家族能得到中原的幫助。好毒的手段,難怪乙支文德敢斷言楊崇會兌現承諾,因為大隋只有搭起舞臺,楊崇才能唱一出大戲,看著高句麗亂成一團。
就象高氏,除了王室,也分成幾支,如果楊崇派人承認高性文、高足酉那樣的家族為渤海高氏的旁支,那高元的臉面就徹底被打落在地上。淵太祚陰沉地笑道:“高大人,老夫所說沒錯吧,只有議和,才能真正為高句麗帶來和平和時間;現在就看你意下如何了?”
乙支文德一驚,立即明白淵氏要做什麼事了,高元死後,淵氏已經不準備再輔佐高元的兒子,而是想另立高建武為王;蓋蘇文滿臉緊張地注視著乙支文德,一代戰神要是衝冠而怒,蓋蘇文真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但是乙支文德沒有動,而是毫無表情地端起了茶杯,就象一個欣賞演出的觀眾,心平氣和。
高建武只是遲疑了一分鐘,就小心地說:“多謝三位大人的厚愛,為了高句麗,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也願意承擔所有的風險。”
淵太祚聞言呵呵笑道:“高大人言重了,我們是看到王室人數雖多,但是真正有真知灼見的,只有大人一個。日後大人登上王位,我等必定死力效勞,楊崇最大的弱點就是把人命看得太重,我相信在五年時間裡,長城建好之前,楊崇不會出兵;大將軍,我感覺有必要調整對新羅、百濟的戰略,拉一個打一個為好。”
乙支文德淡然點頭說:“百濟和我們都是扶余一支,可以和談。”
這是乙支文德挑選百濟的一個隨口理由,真實的原因是新羅是辰韓聯盟的後人,與高句麗在語言上就有差別,與北魏通使後,又發展成為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被乙支文德所不喜。高建武、淵太祚都頻頻點頭,不僅是因為說話的人是不敗的名將,更因為他們也有這種感受。
不管如何,百濟和高句麗交流不成問題,從戰略角度來說,百濟正對著大隋的海面,要是百濟投靠大隋,數十萬隋軍從百濟登陸,順著南方北上,遼東的長城就是擺設;另外百濟的造船業發達,能在短時間內,幫助高句麗重建被大隋幾乎打殘了的水師。乙支文德、淵太祚相視而笑,長安那個人是厲害,但是對高句麗來說同樣是機會。
河東敬播站在洛陽留守司外,心中是說不出的憤懣和失望,楊崇一個寒門出身的人,到最後還是喜歡用五姓七望的人和親戚家人,戶曹參軍事崔仁師無論是在學問上還是科舉中,都比自己差,最後還是因為崔瑤的關係,成為楊崇的心腹,先是雲中都護府長史,現在在越王府參與軍機大事,而自己調到洛陽的禮部擔任一個不痛不癢的校書郎。
所夫孫肅然地站在敬播身邊,腦海裡還在翻轉國內送來的訊息,嬰陽王高元突然死去,榮留王高建武出人意料地接替了王位,還在高元喪期,就派人送來降書,同意大隋的所有條件,六萬隋軍俘虜將在一個月內送過遼水,讓他們自行回國。傳來的口諭是要結好百濟,維持與新羅的關係,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就看越王楊崇會不會兌現承諾。
裴寂微笑著迎了出來,一團和氣地對所夫孫說:“有勞使臣久候了,政事堂的公函昨天就到了,越王已經同意以侯城西面一百五十里為界,當時快馬就送回長安了。不過使臣來的正好,越王想知道一些高句麗的物產,以便為以後的商貿做參考;可惜魏徵正纏著越王,所以越王委託下官前來接待,請。”
所夫孫含笑施禮,跟在裴寂身後往裡走,同時心生警覺;作為李唐原來的丞相,裴寂絕對是老奸巨猾的一個人,按照所夫孫從各個渠道的瞭解,楊崇只有準備耍手段的時候,才會把裴寂派出來應付。在辦事房裡,司農少卿郭子高、越王府倉曹參軍事高充兩人也被派來協助;隨著話題越談越深,所夫孫明白了,楊崇要的是用胡椒、織毯、白酒、玻璃、香皂等物品換高句麗的糧食、戰馬、牛羊、糅漆、金銀器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