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560章 新人馬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0章 新人馬周

崔民壽彙報的是河北的情況,徐世績在兵力上已經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在民生上頗有點焦頭爛額的味道。長安在民生上的能力讓河北士族翹首以待,河南、江淮、江南在戰火中迅速恢復生產力,就是山東經過規劃,夏糧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大豆、水稻、穀子、高粱,也在一年多時間裡完成了一個飛躍。

河北方面也希望長安能出個類似占城稻這樣的手段,輕輕巧巧地解決河北的窘境;可是河北士族與突厥、李唐勾結的大有人在,隨時會變成戰場,長安就是有手段也不敢用,更多的是推行曲轅犁,官府提供耕具,一批批運入耕牛。這樣的速度對於恢復民生來說太慢,崔民壽夾在其中就很為難,這次回長安就是希望能得到新的政策,可惜尚書省也沒有好的辦法,崔開遠指了條路,私下找楊崇。

楊崇同樣沒辦法,不過晚上看到崔民壽選拔的河北官員裡有一個叫馬周的年輕人,想核對一下,是不是後來做了宰相的馬周。崔民壽說起來還有點不好意思,馬周是崔民壽的同鄉,確實好學,卻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在郡裡被人瞧不起,崔民壽才給了一個博州助教的閒職,可是馬周沒有去上任,死皮賴臉地跟著他到了長安。

楊崇安慰崔民壽說:“恃才者,必傲物,你把他喊來見見。”

崔民壽立即出去手下人去找,自己和楊崇繼續聊天,說些河北的風土人情;過了一個多時辰,馬周被帶到了越王府。一個灑脫又有些無賴的年輕人,中等的身材,相貌堂堂,嘴角始終掛著一幅無所謂的笑容;聽說是在山南書院找到人的,楊崇等馬周行過禮問道:“你認識常何?”

馬周嚇了一跳,跟著崔民壽到長安,就是想找常何幫忙,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出路,這一點跟崔民壽都沒說,可是越王楊崇怎麼知道的。就算是傳言中百騎營手眼通天,也不可能把沒說出來的話當做情報,唯一的可能是另外一個更加神秘的傳言,就是越王有測人之術,李世民、徐世績、羅士信等人還在少年甚至小孩的時候,楊崇便知道這些人物的才能。

馬周有了興趣,準確地說有了信心,越王楊崇日理萬機,要是對自己沒一點看好,何必讓人找自己來,能知道自己是打算找常何,說明眼前的這個王爺都自己是費過心思的,按照神通的說法,這種看人之術是需要消耗很大精力的。馬周急忙回話:“王爺說的是,小人原來是想看看常何將軍近況如何。”

楊崇一聽就明白了,眼前的人就是歷史上的馬周,楊崇繼續按照自己的思路說道:“常何調到安定郡去了,所以你想去看看山南書院有沒有熟人。其實沒必要這麼麻煩,你和崔民壽大人是同鄉,有什麼事都可以和他說,只不過你為了爭口氣,寧可把心願埋在心裡,以後不需要這樣,崔大人胸襟開闊,海納百川。”

崔民壽原先有些不高興,聽楊崇這麼捧自己,所有不滿化作雲煙;馬周的臉真的變色了,民間種種傳聞都以為是渲染,今天是真正見識了這位越王的能耐與手段,自己無處遁形。馬周掙扎著說:“王爺,小人佩服,有事儘管吩咐。”

不錯,楊崇點頭說:“這就對了,高官門閥也是人,沒什麼大不了的。馬周我給你一個機會,名將裴仁基和兒子裴行儼都死在王世充手中,打下洛陽後,兩人都按隨軍陣亡將領處理,家屬享受軍屬待遇,官府已經找到了裴行儉,你去河東一趟,說服裴家,也就是河東裴氏,讓裴行儉母子搬來長安墨莊,我就任命你為越王府校書郎。”

校書郎官職雖然不大,但比博州助教高多了,從此就是越王府的一份子,只要做得好,不怕沒有地方升官;對於馬周這樣一個毫無根基的人來說,不亞於出門撿個金元寶,天上掉下餡餅。可是馬周想了想,竟然問:“王爺,這個裴行儉就這麼重要?”

這就是馬周,換一個只想升官發財的人才不會管楊崇要他們母子幹什麼,自己馬溜溜地去把事情辦了,走馬上任才是最重要的。楊崇笑道:“裴仁基和裴行儼都是猛將,裴行儉想必不會差到哪裡,我不過是怕家境貧寒,誤了那孩子。”

馬周明知道問不出什麼,但是一聽猛將,馬周便明白,這個裴行儉在越王楊崇眼裡,恐怕是個能和李世民、徐世績相提並論的角色,馬周拱拱手答應一聲,跟在天棄後面出去了;因為有羅士信、蘇定方的例子,崔民壽也很重視楊崇這一舉動,試探著問道:“王爺準備如何安置那個孩子?”

都是聰明人,又是心腹和親戚,楊崇也不打算隱瞞,很直白地說:“我不知道,裴行儉應該是個好胚子,我只能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給他,最後能成什麼樣子,我現在估計不出來,但是人才難得,要從小時候培養。”

崔民壽明白了,楊崇不是看不出來,而是因為裴行儉是河東裴氏的人,不可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多;楊崇讓楊延達去請崔瑤,誠心誠意地說:“我準備在墨莊重新確定墨家的學說,所以需要大批有志向和有潛力的人,最近一直安排人在四處找人。你們崔家的事,崔弘丹說了算,有什麼好苗子,都可以送過來。”

崔民壽急忙謝過,楊崇是沒有講究,但是崔家不敢隨便答應;崔瑤出來後,楊崇就直接吩咐廚房開飯。加上另外派人請來的崔處直,正好四個人,在小餐廳一張八仙桌,六菜一羹,配的是葡萄酒;崔民壽見崔瑤不能喝酒,才知道崔瑤懷孕了,不由得大喜,母憑子貴,是大隋不成文的規矩,楊崇再能耐,也難以更改這一點,只要崔瑤生下的兒子,博陵那邊糾結不清的局面就會得到改變。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