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素來是桑麻之地、魚米之鄉。沮渠蒙遜在張掖建立北涼國,大興儒學,推廣佛教,使張掖空前繁榮,成為中原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介。西魏廢帝三年,曾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大業三年罷甘州,置張掖郡,領張掖、山丹、福祿三縣,人口九萬多人。
楊崇直到杜淹、葉黑龍、闞中等人的到來,才鬆了口氣,任命杜淹為張掖郡丞,謝映登擔任張掖鷹揚府鷹揚郎將。聽說孟鯤鵬、韋圓照一行到了,楊崇立即把兩人請進了郡守府,得知有三百多人因為留在長安的人被殺和見到楊玄縱改變了主意,楊崇不以為然地笑道:“也好,張掖畢竟小了點,安排不了那麼多人。圓照,你考慮下,留下來就做西郡郡守,要是回去就幫我帶一份奏章給長安,時間緊急,給你三天的時間拿主意。”
韋圓照明白,楊崇剛剛奪取張掖,有著無數的事要處理,笑笑就告辭離開,回到軍營一看,一千官兵人人喜笑顏開,楊崇竟然給了辛苦費,軍官每人五兩銀子,士卒每人二兩銀子,還送來了酒菜。伍百長賀遂興奮地跑來說:“楊崇手下人說了,等回去的時候,送我和劉旻一人一匹龜茲馬,這人真和傳說中一樣,闊綽大方。”
劉旻是另一名伍百長,韋圓照不好置評,只好吩咐說:“張掖現在的穩定只是表象,帶弟兄們出去的時候別鬧事。”
賀遂點頭說:“我明白,楊崇實際上就是造反,除了百長,下面的人都不讓出軍營。”
韋圓照掃了一眼問:“劉旻?”
賀遂不好意思地說:“去看熱鬧了,我們押來的七百多人正在寫自己的經歷和志向,楊崇把志向分為做官、經商、教書、平民,讓他們自己選擇。”
良禽擇枝而棲,很明顯楊崇要的就是這批囚徒的一個自願,所謂甘做平民,楊崇肯定是什麼都不會管了;韋圓照心中充滿好奇,問了地方,帶著幾名家將走了過去。離押送官兵的營地不遠,大約兩裡地,是一個軍營改造的場所,幾排官吏正在很認真地工作,韋圓照一眼就看到楊機坐在涼棚裡喝茶。
楊機招呼韋圓照過去坐下說:“那個葉黑龍會挑選一部分官員由楊崇親自接見,前面是秘書郎司馬凡、鎮遠將軍楊則、弘農縣丞梁建方、宜陽鐵監宋千,我還要等馬車回來。殷胄被薛尚請去籌備學堂了,所以我很好奇,楊崇真能讓聖天子同意他做張掖郡守,再創一個高昌的奇蹟。”
殷胄是越國公府老人,和鮑亨齊名,精通草書、隸書,才華橫溢,只是與鮑亨不一樣的是,殷胄醉心於學問,對權術謀略沒興趣,所以在武威拒絕了楊玄縱。韋圓照想了想說:“我比你熟悉他,怎麼說呢,他是一個謀定後動的人,既然做了,至少有五成把握。”
楊崇接見楊機的時候,只問了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大隋?”
楊機呆望了楊崇半天說:“我明白了,你不是在選擇官吏,而是在找志同道合的人,我可以告訴你,我認為大隋已經病入膏肓。這是在高祖時造成的,他喜歡減免賦稅,上上下下就擺出一副親民的樣子,今天這減一點,明天那減一點,但是你根本看不到國庫裡糧食絲麻的增加有減緩的勢頭,最後是皆大歡喜。”
楊崇微笑著問:“有什麼問題嗎?”
楊機停頓了下說:“怎麼可能沒問題,上行下效,都習慣了說謊,一個個糧倉堆積如山的糧食都是從民間收刮而來,百姓力竭,家無餘糧,家無餘錢,所以到了災荒的年間一點抵抗力都沒有。當今聖上不過是運氣差了點,連續的大旱,讓百姓走投無路,高句麗的失敗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楊崇點頭說:“有道理,於是你不同意楊玄感的做法,認為就是換一個人做皇帝還是這樣。”
楊機坦然道:“所以我來張掖,看看你能怎麼做。”
楊崇滿意地笑道:“韋圓照總算給我帶來幾個人才。”
當晚,楊崇確定了張掖郡參軍事的人選,分別是都功曹參軍事梁碩、倉曹參軍事葉黑龍、兵曹參軍事凌敬、騎曹參軍事宋千、鎧曹參軍事闞中、士曹參軍事楊機。楊則被任命為張掖郡鷹揚副郎將,就是鷹擊郎將,協助謝映登管理鷹揚府;梁建方、司馬凡都做過縣丞,被楊崇派到山丹、福祿去做了縣令。
破格提拔的一個叫項義祖的九品參軍,形貌魁梧,面色恐怖,額頭還留有一道傷疤,被楊崇任命為千夫長。項義祖記得自己曾經責難楊崇,特地問道:“郡守大人,你襲取張掖,難道是為了大隋和中原的黎民百姓?”
楊崇不急不躁地說:“等一年後,我們進軍賀蘭山的時候,希望你也是如此膽大;我的能力有限,管不了中原,但是我可以管到居延海、賀蘭山、祁連山。我給朝廷的奏章上寫了這一點,要求有權力決定從哪一個方向作戰,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和我聯名簽署。”
項義祖立即乖乖地不吭聲,他不是傻子,楊崇治軍之嚴,從那些蕃兵規規矩矩的做事中就可以看出;楊機、楊則等人想到的是另一面,當楊崇能夠控制居延海、賀蘭山,一個張掖郡守的位置還是太低了。
韋圓照看完楊崇的奏章就同意出任西郡郡守,不過韋圓照的情況和楊崇不一樣,他必須回到長安,爭取到中樞的任命,自己上任是不可能的事情。韋圓照修整了一天,就帶著一千人馬回長安了,楊崇送給他五匹龜茲馬和一套銅甲;賀遂和劉旻各分到一匹龜茲馬,樂得嘴都合不攏。
沿途已經開戰的雙方都沒有阻攔韋圓照的隊伍,甚至提供物資便利,元弘嗣看重的是楊崇在自己身後的支援,終於長安的隨軍則是不敢惹楊崇;皇甫綰的一萬人馬只堅持了兩個時辰,便被楊崇的三千鐵騎擊敗,戰鬥值太恐怖。韋圓照回去的速度明顯加快,過了武威,韋圓照把隊伍交給賀遂、劉旻,自己快馬加鞭,兩天就回到長安。
衛玄已經整軍待發,不過李淵和皇甫綰的奏章太恐怖,讓衛玄遲遲不敢出兵洛陽;楊崇的奏章讓所有人放了點心,楊崇要的僅僅是活命和權力。衛玄、裴矩給馮孝慈的兩封信,楊崇抄了副件擺在奏章裡,讓代王楊侑和一幫大臣很是好奇,這些人是如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過就算這樣,楊崇仍然沒有提出清君側,絕對是算忠心的了。
從目前的大勢看,對於楊崇的折騰只能預設,衛玄臉色平靜,決心已下,盯著韋圓照說道:“楊崇既然相信你,本官就任命你為西郡郡守,上報聖天子批准;你要記住,不能讓於大將軍的物資斷線。另外你帶信給楊崇,如果他能說服元弘嗣和楊玄縱,可以任命元弘嗣為武威郡守,楊玄縱為西平郡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