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九江壽春,初平六年(公元195年)春。
“臣劉先,見過陛下!”
袁術身著黑色金龍錦袍,來到稱帝之後,新建的並不太大的皇宮大殿之上,緩緩跪坐下來,看向深夜前來覲見的劉先道:“深夜來訪,劉愛卿可是有要事?”
劉先對著袁術再拜,朗聲道:“陛下奉天之運,民心所向,稱帝登基。可如今成國十三州被各路諸侯割據,未能讓天下統一。陛下需要勵精圖治,匡扶社稷才是。”
“臣此次前來,便是請求陛下,發詔天下,要求各路諸侯臣服於陛下。”
袁術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緩緩道:“劉愛卿請起身!朕既然身為天子,平定天下乃是職責所在。然各路諸侯割據一方,不聽朝堂詔令,恐怕無人願意臣服。”
劉先再拜繼續說道:“陛下不必多慮,臣服與否全在諸侯自己選擇,但是陛下以天子之令發詔天下乃是必須要做的。陛下乃是天子,當今天下必然也是陛下所有,只是天下百姓同樣也是天下十三州的主人。陛下詔令天下,即便不能讓諸侯臣服,也要讓百姓知道,陛下才是正統。”
“劉愛卿所言極是!”袁術贊同的點點頭繼續說道:“以愛卿之間,應當如何發詔?”
劉先見袁術採納自己的意見,淡然一笑再次作揖道:“臣有一計,請陛下定奪。如今局勢,若是讓諸侯放下手中權勢,恐怕也是不可能。既然如此,陛下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冊封各路諸侯。若是諸侯接受陛下冊封,那便是承認陛下的天子之位;若是不接受,陛下也出師有名,討伐亂臣。”
“妙哉!妙哉!”袁術臉色興奮的拍了拍手掌道:“愛卿速速擬詔,明日安排快馬傳詔天下!”
“臣遵旨!”
接到袁術的命令之後,劉先起身見禮,作揖離去,臉色滿是歡喜。相較於袁術麾下的一應老資歷的文臣武將,後入袁術勢力的劉先暫時無法與袁渙、楊弘等人相提並論。劉先出此計策,一是確實想替袁術出謀劃策,設法讓袁術一統天下;二來嘛,若是計策能成,不說一統天下,只要有一方諸侯能夠響應袁術,那劉先的功績瞬間便能超過袁術麾下的老人。
袁術立都壽春,袁術據始皇帝玉璽(傳國玉璽)稱帝,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國號成國,年號仲家,稱仲家皇帝。昔日跟隨袁紹的謀士及其身後的一應世家,大力支援,尤其是汝南一帶的世家,幾乎全部承認了袁術的皇室正統地位。
初平六年的春天,雖然各路諸侯各有得失,仍舊在邊境交界之處你爭我奪,但是除開袁紹與項敖,並沒有勢力願意大舉興兵。然而袁紹稱帝,發詔天下,如同平地驚雷,讓原本還略顯平靜的大漢十三州瞬間亂了起來。
袁術以天子的口吻,發詔天下,封各路諸侯為各自控制州郡為王國之地,同時冊封各路諸侯為王,企圖讓各路諸侯臣服。然而詔令釋出道各州
之後,無一人接令,紛紛繳文天下,稱袁術倒行逆施,篡逆大漢,打算發兵討伐袁術。
而袁術的稱帝,也如同引子一般,讓各路諸侯野心膨脹起來。
涼州的馬騰在韓遂的支援之下,不承認袁術的同時,也不再承認漢室正統的地位,自立為涼州王,將涼州完全割據出天下十三州。在夾縫中生存的李傕、郭汜,佔據著漢中,以昔日殘存的朝廷為基,自命漢中王,割據漢中、三輔一帶。
在項敖兵鋒之下苦苦支撐的公孫度也不甘寂寞,不管攻勢兇猛的項敖大軍,自立為遼王,割據遼東,甚至連自己的盟友袁紹都不再理會。野心勃勃的袁紹同樣沒有能夠忍住,在郭圖等人的慫恿之下,同樣不再承認漢室的正統,自立為渤海王,割據冀州、青州。
揚州吳郡。
“主公,袁術果然稱帝了!”
程普神情非常激動,看著淡定的孫堅,似乎在等待著孫堅自立為王的命令。孫堅轉過頭,看了看程普,又看了看其餘一眾將領激動的神情,淡淡一笑道:“當初汝等勸吾將傳國玉璽交給袁術,不就是想要如此結果麼?”
“確實如此!”孫堅麾下新投謀士之一虞翻上前輕笑說道:“如今漢室不興,想要名正言順自立為王,必須得有魯莽之人先行稱帝稱王。既然袁術已然稱帝,主公便可自立為王,起兵討伐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