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后足智多謀,生殺賞罰,決之俄頃,這些年,更知人善任,勤政愛民,睦鄰安邊。
把大魏以及後宮,都治理得服服帖帖,大魏臣民幾乎都心悅誠服。
卻也有與她仇深似海的倆人,聯合與她對敵的鮮卑遺老,在背後造謠生事,百般毀謗。
民間紛紛傳言,說她**後宮,與拓跋大婚前,就與拓跋燾於皇宮苟且,與拓跋餘不清不白,與柔然斛律屠休成親。
如今拓跋一死,不僅與御林軍統領李弈和小叔拓跋丕有染,還與劉宋皇帝以及柔然可汗通姦。
謠言有板有眼,不脛而走,就是最快蔓延傳播的瘟疫。
受惠於她的老百姓自然不相信,為馮太后叫屈抱打不平,為她辯護。
而她,每聽有毀謗之言,總是一笑而過。
對謠言置之不理。
而與她仇深似海的倆人,便是當今皇帝與他的奶孃顧樂瑤。
這些年,拓跋弘在奶孃顧樂瑤的挑唆下,以為這個母后,是他的殺母仇人。
早就恨不得毒殺了她,為自己的母親李氏報仇。
奈何這個母后,傳說百毒不侵,刀槍不入。
他是又恨又怕!
蟄伏多年,以為自己羽翼豐滿後,就想先除了太后的左膀右臂,令她孤立無援。
於是在宮外設下埋伏,誘騙李弈出宮,竟將太后的得力助手,御林軍統領李弈斬殺。
忠心耿耿的李弈被斬殺後,馮太后痛心不已,若非自己心軟,為老祖宗留下嫡親骨血,李弈不至於喪命。
馮太后痛心之餘,直恨不得殺了拓跋弘。
馮皇后心神恍惚,精神萎靡。
顧樂瑤覺得是個絕好機會,尋來劇毒紅信石,混在湯水中,讓皇帝親自伺候太后服用。
雖然傳聞顧傾城百毒不侵,顧樂瑤也抱著僥倖之心:人再厲害,也抵不過穿腸毒藥。
即便事敗,死的是太后的養子,李雙兒的兒子,與她無關,她不過是皇帝的奶孃罷了。
還可以令他們母子反目成仇。
拓跋弘畢竟斬殺了母后的得力助手,有些心虛。
那日來見母后,看著母后能洞察一切的眸光,嚇得戰戰兢兢的跪在馮太后面前,誠惶誠恐道:
“母后,傳言李弈登堂入室,隨意出入母后寢殿,意圖不軌。
朕……誤信傳言,斬殺李弈,令母后傷心。請母后原諒弘兒。”
“登堂入室,意圖不軌?”馮太后冷冽的看著皇帝,悲憤道:“李弈忠心耿耿,隨侍左右,恪守本分,豈敢越雷池半步?!”
顧樂瑤趕緊端過補湯,示意皇帝給太后送上。
皇帝雙手有些顫慄的接過奶孃端來的補湯,向母后謝罪,還要親自喂母后:
“朕一時激憤,現已知錯,就請母后喝了此湯水,原諒朕吧。”
“……弘兒既已知錯,難得你幡然醒悟,那這湯,母后便賞給你喝吧。”
馮太后淡然的看著拓跋弘,卻是不容置喙。
“可是,只是弘兒為母后準備的……”
“弘兒一片孝心,母后心領,你自己喝下,便是盡孝了!”
拓跋弘看著母后凜然之色,無可奈何,又不敢拒絕不喝,只得含恨喝下幾口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