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敢謀害刺殺皇子,還真的要把那幕後之人揪出來,挫骨揚灰!”
拓跋餘向閭左昭儀行過禮後便單刀直入:“母妃,聽說你曾為餘兒定了什麼娃娃親?”
閭左昭儀一提起那個娃娃親顧傾城,就氣不打一處來,憋著氣點點頭。
“母妃,這是你們漢人習俗,我鮮卑拓跋氏,沒什麼娃娃親之說。
餘兒不同意這門親事,本王的正妃,必須是本王心儀之人,又或者是能助本王一臂之力之人。”
“哦?餘兒不同意母妃的安排?”閭左昭儀稍為不悅問。
她本來也不喜歡這門親事,更恨不得馬上將那個要挾自己的顧傾城弄死。
可是拓跋餘逆她之意,不接受她為他安排的親事,那又另當別論。
這代表拓跋餘已不把她這個母妃放在眼裡。
羽翼豐盈了?!
她又想到顧傾城手裡的那些信,閭左昭儀臉色生寒。
心裡又不由得扭痛,終究覺得被人拿捏住七寸,喘不過氣來。
“你們漢人不是講究什麼門當戶對嗎?
母妃即便要為餘兒選王妃,也要選一門對餘兒大業有助的姻親。
而不是官位卑微,只有四品尚書郎中的顧仲年。
他一個鄉下長大的女兒,配本王王妃。母妃不怕別人笑話嗎?”
閭左昭儀何嘗不覺得顧傾城是她最大的笑話。
如今更是她頭上懸的一把利刃,她如何能放過她!
拓跋餘看著臉色陰晴不定的閭左昭儀,又道:
“相信母妃也希望餘兒出人頭地,一榮俱榮?”
閭左昭儀斟酌了一瞬,臉色稍暖道:
“那是自然,母妃當然希望餘兒出人頭地,母妃也跟著榮耀。”
而且,那個顧傾城確實是她心頭大患。
殺她,是遲早之事!
可惜閭凌派去太原的人還未回來。
她瞥了一眼拓跋餘,又道:
“顧傾城的外祖父王孝廉生前富甲四海,你父皇當年也曾受他在軍費上大力支助,才可以順利平定周邊小國。
你父皇是一言九鼎之人,當年定的娃娃親,若是貿然退親,皇家恐被天下人詬病。”
“……讓她主動退親,便沒人可詬病了?”拓跋餘斟酌了半晌,而後冷冷道。
閭左昭儀一時怔愣住:
顧傾城答應兩年後退親並把信件全部交還自己。
那死丫頭會不會出爾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