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雪芽雪芽,茶如其名,飲雪萌芽。堪稱一大奇蹟。
農天一忽然想起,茶有三次生命:首先是生根,發芽,抽枝,長葉,沐浴山水。
然後,採摘、揉捻、炒制……彷彿修煉成佛,終成正品。
最後,投身甘泉,綻放、燦爛,涅槃重生。茶,又獲得了新的生命!
在金頂佛山中品茶,別有一番滋味,農天一的心更沉靜了,對這得天獨厚的味道,也抱著一顆感恩之心。
農天一像在做文章一樣:茶香,茶淡淡,茶水清清,茶芽上下直立,栩栩如生。沸水衝續,湯色深入淺出。色如春的青綠,水如夏的炙熱,味如秋的甘醇。
所以農廬對兒子說,喝茶的時候,還要抱著冬雪般清淨的心情,才能感受到它奇妙的層次感。
農天一點頭稱是。
這就是雲霧山太平寺的雪芽,茶是雲霧山的精靈,雪是雲霧山的魂魄。
從金頂下來的第二天,正趕上普賢菩薩佛誕日。有云霧山第一門戶之稱的千佛禪院早早開始了太平雪芽茶的供佛道場。
農天一道:念一聲禪,供一杯茶。
其父亦言:十方叢林,八方來謁。
循著濃郁的香火氣息,走進佛院,心也變得平靜。往來的香客,在殿前的爐鼎點起高香,燃起寶紙,長長的桌案上,整齊地排滿了蓮花燈,燭火點點,溫暖又寧靜。
說起以茶供佛,茶與佛,淵源頗深。飲茶之風,最初起於寺院。茶聖陸羽,曾是個在禪院長大的小沙彌,跟隨師傅習得一手好茶道,後將茶道帶出寺院,訪茶事、著書立說。茶自古就是佛教清修時必備的聖品,因為茶:一味“苦”,二味“靜”,三味“簡”,四味“放”。茶禪相通,茶助禪修,以茶供佛,最恰當不過。
一誦香贊,十方諸佛皆知。大雄寶殿內的供養加持儀式開始了。
“僧家以茶為無上秒供,虔奉三寶。夫茶者,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以珍品山茶供奉三寶,獲三寶加持,佛前供茶,功德無量,如意吉祥……”
一杯香茶捧在主持手中,吟唱著佛音,恭謹地供奉佛前。這是雲霧山上土生土長的綠茶,太平雪芽。佛山孕育,謹以禮佛,用採自雲霧山一千餘米太平寺周邊高山茶園的頭春茶芽,後經制茶大師二十七道焙茶工序精製而成,是供養山中佛座的專用禪茶。
佛前堆著小山一樣的太平雪芽茶葉,祈禱著佛祖對它的祝福與加持:讓茶葉承襲佛家瑞氣,禪茶合一,匯聚正、清、和、雅之佛門茶道精髓,使它的品飲者能卻百疾、驅穢氣、清心明目、智慧善根,了悟“茶禪一味”之真諦,常持“平常心”。
梵音如潮,讓人心沉如水,從頭頂到腳尖,都因滌盪而清淨。
眾香客排著長龍似的隊伍亦步亦趨,來到佛前,虔誠地接受供佛香茶的灌頂之禮。每個人都在祈禱,神情是那樣專注,讓人心生感動。被眾多朝聖者的心擁戴著,讓人有一種由心而發、想要虔誠跪拜的願望。
茶佛融為一體。信仰的精深,卻能讓人真實地感受,抑或真實地觸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