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十六章 古鎮蘊黃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古鎮蘊黃茶 (2 / 2)

青蓮古鎮面積不大,吃完午餐,農敬堂一邊走,一邊看,四周的老建築充滿了歲月感:古戲臺、古商舖、古馬店……河邊還有一棵百年古槐樹。置身其間,只覺渺小如蟻。這是農敬堂的父親在世時,常帶他過來玩的地方。

他只想在這一刻,不能虛度光陰。

這時,他坐在老槐樹下。風起,片片花瓣如細雨飄落。這似有王維的那句詩意:“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於是,農敬堂沿著古鎮老街,準備過一老橋,回龍巖村。

在遠遠望見它的一瞬間,他覺得彷彿在夢境裡一般。站在橋上,眺望遠處的青山、雲霧、河水、稻田、茶園……

如果可以,他想和父親再一起生活,在青蓮古鎮,共享無盡的黃昏,和綿綿不絕的鐘聲……

回到茶事上。在天鹿黃茶的種植、採摘和製作上,尤其是在製作的環節把控上,農敬堂頗有講究:經過殺青、炒二青,再進行悶堆、揀剔,炒乾等工序,逐漸完成茶葉的嬗變。其中,悶堆是形成天鹿黃茶特有品質的重要工序,他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方法:

即茶坯堆積在竹盤內,拍緊壓實,上蓋溼布,悶堆56小時,促其色澤黃變。因此,製作出的天鹿黃茶成品,不僅色澤金黃(略帶魚籽泡),白毫顯露,條索呈環狀(俗稱“環子腳”),而且風格獨特,品質超群。

隨後,農敬堂請來徐才運,又邀請茶界名流對天鹿黃茶進行品鑑,得出的結論是:

內質清香持久,葉底嫩黃勻稱;沖泡後湯色綠黃明亮,滋味醇厚甘涼。其妙處在於清涼與蘭草香味的高度契合。這就改變了當時缺乏名茶的窘境。

於是,天鹿黃茶的名聲不脛而走。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商人茶客,紛紛前來茶棧,或品茶,或購買,或鑑賞,客流商流不斷聚集。

“三濟堂茶棧”又逐漸恢復了元氣。

雨停了,晚霞映紅了天邊,初春的晚風吹過寂靜的山崗,龍巖村有些微涼……

鳥兒隱入山林,山村的樹梢上掛著黃昏的恬靜,炊煙在四周緩緩升起。村中那棵昂揚的長青樹,不知歷經多少時光的洗禮,歲月的變遷,仍然枝繁葉茂。

老人們總喜歡在夕陽如火的晚風裡,在樹下的石桌上溫一壺茶,來一場對弈,不時爆發的爭吵,連同飄散的茶香和炊煙,去了我們不曾抵達的時空。

時光流過花樣年華,那些曾經走過的路,熟悉的人,以及莫名的相戀,早已漸行漸遠。

時光造了一座隱秘的橋鎖在雲霧山裡,所有人都看不清終點,但都從這座橋上經過,拼命趕路,甚至來不及欣賞世間的美景。當人們抵達終點,回看來路時,卻發現自己早已迷失在這座橋開始的地方。

對農敬堂而言,他是在尋找,在緬懷,而不是迷失,這橋不是別的什麼,就是他父親在世時搭起的那座簡易的小木橋!

不,更準確地說,於他,那是一座承載過千鈞之力的風雨之橋、心靈之橋、茶葉之橋!

這父親的小木橋,一直屹立在農敬堂孜孜不倦追求的茶業裡,就像一道筆直的彩虹,橫掛在他那日夜苦唸的黃茶經卷的天空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