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藍白社> 山海經的第八點想法:天之處刑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山海經的第八點想法:天之處刑者 (3 / 9)

我個人也是支援這個解釋的。

我國‘神’這個字的意思,其最早就來源於古人對於閃電的不理解,完全說得通啊,

之後的金文,神字就在電字的基礎上,發生了變化。

周朝人給‘電’字,加了個偏旁部首,是個用祭臺去祭祀的象形。

左邊一個祭壇,右邊一道閃電。

這就是金文裡的‘神’字,也給後來的篆文,隸文,乃至現代漢字,奠定了基礎,之後都是在簡化金文的象形結構了,以至於變成了我們現在的神這個字。

嗯,非常合理,但是卻和山海經的分類格格不入。

因為按照這種說法,上古夏朝以前古人眼中的神,就是指天神、神仙、超自然,無比神異的意思,跟我們現代一樣。

那麼聯絡山海經通篇,就很奇怪了。

比如“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犂。”

這個叫犂的神,它的特色就是人面獸身……好吧,古人看到這東西不能理解,感覺很神異,又覺得他很牛叉,心生敬畏,所以稱之為神?

那麼為何“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健。”卻是獸類呢?

還有“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揮,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都這都是人面獸身,甚至也很神異,為何不是神類?而是‘有獸’?而是獸類?

可能有人要問,也許是那個東西更像人,所以稱之為神。

OK。

“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

“有牛黎之國。有人無骨,儋耳之子。”

“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

為何這些又都是人類,同樣怪異至極,為何分別是人、神、獸?分得這麼清楚?

難道是因為力量?神擁有強大的神力?

首先我們排除掉真正的超自然,也就是說,被稱為神的東西,是因為古人看起來,覺得他很牛·逼?

OK。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注意,結合山海經其他的關於陸吾的描述,我們可知,這個‘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的神,就是崑崙的守門神陸吾。

而根據山海經裡其他關於崑崙的描述,我們也知道,崑崙丘的主人,是西王母。

這裡西王母的分類……明確寫了,‘有人’!‘有人’!‘有人’!

崑崙西王母是人類,而神陸吾,則是守門的。

怎麼回事?作者怎麼回事?竟然不給西王母分類為神?

這可是西王母!山海經作者之後三千年,無數的後人都把她當成神仙來拜,山海經的作者,你身為老祖宗,怎麼跟我們理解不一樣?你竟然說她是人?

好吧,我總不能說:“你只是山海經的作者,你懂個屁的山海經。”

這太扯了。

還是那句話,一切以山海經為真實,作為基本前提。

那麼我們就看得出來,山海經的作者,文字冷靜得一匹!

該是人就是人,該是神就是神。

無論形狀怪異與否,無論可不可以理解,無論是否強大,都跟分類沒有關係。

那麼,這裡我要提一下,現在流行一種新的說法,那就是巫師。

山海經裡所有的神,都是巫師。他們化妝、紋身、頭戴羽毛、插著牛角、披著獸皮,神神怪怪,忽悠民眾,自稱為神。

所以,山海經裡才有那麼多的‘有神焉’,其實在我們看來都是巫師。

OK,這種解釋,也說得過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