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南宋時期名將(生卒年不詳,外號“潑李三”,乘氏(今山東菏澤)人。出身農家,重氣節,有膽略。
紹興九年,在濮州(今山東鄄城北聚眾抗金,失敗後,南下投奔岳飛,……紹興三十一年,以三千水軍,全殲金人七萬人龐大的艦隊,成為扭轉南宋歷史的關鍵性人物,宋高宗御筆題寫“忠勇李寶”贈送作為軍旗,榮譽等同岳飛、韓世忠。文天祥評介說,金人未敢渡海南下,是因為“懼吾唐島之有李寶在耳。”《宋史》評說“向微唐島之捷,則(完顏)亮之死未期,錢塘之危可憂也,(李)寶之功大矣!”
作為兩宋之交的著名將領,李寶的功勞載於史冊,尤其海戰的本領成為一時傳奇。可以說沒有這個人,就不一定有南宋百餘年的國運,但他流傳於後世的名望卻遠遠不及岳飛、韓世忠等人,甚至可以說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歷史上還有這樣一個人物。古浩天也就是因為是文科生,對歷史類書籍比別人多看一些,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卻也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所以當孫新提到“興仁府乘氏人,李寶”時,他心裡隱約覺得有這麼一個人,但是並不清晰,直到孫新再次提到他熟悉海上情況時,他才聯想到那場改變南宋命運的海戰,那個指揮官正是李寶。
然而此李寶即彼李寶嗎,古浩天認為機率很大,首先籍貫地相同,綽號相同。其次生活的年代差不多,歷史記載李寶生卒年不詳,但說到其於紹興九年在山東聚眾抗金,那時應該也有比較大的年紀,那麼現在十幾、二十歲也是很可能的。最重要的是,從已經發生的一些事情來看,古浩天相信自己這隻蝴蝶有時可以改變歷史,李寶伴隨著他這個帶有主角光環的人物出現,完全有可能。
“哥哥,且請那李寶兄弟過來一會,可是方便。”
梁山如今幾個水軍將領,卻都是江河裡的英雄,沒一個在大海的風浪裡考驗過,古浩天此時的心思已經不是單純打探黑山島的事了,所以有些迫不及待。
“都是日日一起廝混的兄弟,有何不可。”孫新開口便叫,“潑李三且過來一下,尋你有事。”
“俺這會手氣正好呢,且待俺先撈上一把再去不成嗎?”
那李寶嘴裡嘟喃著,腳步卻沒有停下,幾步便到了眾人跟前。
“這位便是鄆城縣玉面孟嘗古浩天小官人,今日卻有些許小事相煩,不知兄弟可是方便。”孫新指著古浩天問道。
“鄆城縣玉面孟嘗!”
李寶一聽瞬間精神起來,一雙眼睛賊亮賊亮在古浩天身上打量著,全無那無賴的樣子。他老家在興仁府,與濟州鄆城並不遠,對玉面孟嘗的名頭可以說是如雷貫耳。這會突在登州見到真人,而且還找他有事,立時便想到也許自己的機會來了。但他卻不是一般的江湖漢子,做不來撲身便拜的事,反而是挺直了身姿,雙手抱拳行禮,不亢不卑的說到:
“既是玉面孟嘗小官人有事相詢,在下怎敢推辭,只管吩咐便是。”
不愧是名將的胚子,果然與眾不同,古浩天心裡暗暗稱讚。於是邀其進了內堂,眾人又重新入坐。隨後古浩天便問了黑山島的情況。
“黑山島處於登州正北,從登州坐船出海,順利的話也隻日餘路程,以往水師興盛時節,在下巡海時也到過那處,如今卻是年餘不曾出海了,不然那由得海匪到處橫行,至於甚麼冷血夜叉雖有時常聽說,倒也沒見過真人。”
“那黑山島的周邊,可還有其他島嶼?”
古浩天聽了李寶的介紹,猜想段景住等若是還存活,最大可能便在那一帶的島嶼上。
“卻是有很多很多,俺倒真叫上恁多名字來。”
“登州水師如今兵員、船隻如何?”
眼見李寶也只瞭解這些了,古浩天便轉換話題,藉機打探水師的情況。
“先前宗澤大人在登州時,水師最盛達四、五百人,大小戰船百餘艘,這兩年只剩下一些老弱不說,便是戰船也被那些汙濫官兒賣的沒剩幾條了。”
李寶說著此處,想到當下水師的慘淡,心情有些低落。
“竟有恁地事,那戰船也有的賣嗎?”
古浩天突想到梁山最缺戰船,此處若能賣到一些卻是最好,連忙開口問道。
“哼!”
李寶冷笑一聲,一臉不屑之色,卻不願回話。
“上樑不正下樑歪,如今登州官場那些個當官的,只要有利可圖,甚事情做不出來。”孫新在一邊感嘆到。
“這水師營地我也不曾見識過,卻不知設於何處,明日前去看看可是方便?”
古浩天想去實地考察一番,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撿漏的。
“有甚不便的,這水師營如今便如漏風竹籬笆一般,遮莫誰也去得,只是小官人看了莫要失望才好,明日若過去,只說尋俺就是,俺便在裡頭等你。”
古浩天一聽心裡暗喜,便說所欠恩情日後一併謝過,當時兩人便分手別過,只待明日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