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第二百章 朝會三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章 朝會三事 (1 / 2)

第二百章 朝會三事

見是張湋進來,張亮當即起身迎了過去,“哥,無缺來了。”

唐成聞言笑著起身向張湋一拱手道:“見過張大人”。

進的房來的張湋向唐成還了一禮,臉上勉強『露』出了個笑容,“好,我聽三殿下及舍弟提到過你多次,都說是少年英才,隨意吧”。

因是要清淨說話,張亮就沒在書房外留下人,“哥,元正日的大朝會不過是例行文章罷了,還能有什麼大事竟至於把你氣成這樣?”,口中說著,他邊將倒好的茶水遞了過去。

“哼”,張湋將接過遞來的茶盞重重往身邊的案几上一頓,“怎麼沒有大事,今天大朝會上樁樁件件都是大事”。

張亮正要說什麼時,一邊的唐成笑著接過話頭兒對他道:“明之,先吩咐廚下送些吃食過來,凡參加大朝會起身就早,起的太早未必就有胃口,這麼長時間下來張大人想必也餓了,不拘什麼先上著點兒墊補墊補也好。此外,找個人服侍張大人把朝服換下來也是正經,這麼一身嚴嚴正正的,不說張大人穿著,就是我們看著都覺得累。”

聞言,張亮撫額自責道:“還是無缺想的周到”,就連張湋也聽得笑了笑,“換換衣服是正經,至於吃食嘛,二弟你交代一下不用太費事,來碗熱熱的湯餅就行,要多放些蔥,無缺不說還好,這一說我還真覺得有些餓了”。

就唐成這麼一『插』話的功夫,屋裡的氣氛好了不少,等張湋換好常服出來後,明顯已沒了剛才的激動。

張亮又給他換了一盞熱茶遞過,“大哥,大朝會上到底出啥事了?”。

“按朝廷儀典。元正日大朝會上凡群臣賀春之後當是由殿中侍御史奏報天下祥瑞,帝子有德,天降祥瑞以嘉之,這祥瑞歷來便是應天子而生,誰敢僭越?可今天倒好,樁樁件件竟全是衝皇后去的”,張湋輕呷了一口茶水後繼續道:“先是出自知太史事迦葉志忠的祥瑞,言說其近日在長安城中常聽小兒歌謠。這歌謠的頭兩句便是‘桑條韋也,女時韋也’,可笑,這樣地歌謠你二人可曾聽過?”。

小兒歌謠在後世算不得什麼,但在中國古代可就了不得了,每逢『亂』世有朝代更迭時這樣的歌謠必定遍天下流傳,“十八子”就是一個最有名的例子,因歌謠最易口口傳唱。也最被普通百姓信服為天意所詔,是以對於收服民心實是威力巨大。也因此就多有仿造的,久而久之,造童謠就成了譏緯術中很厲害的一個殺招。

也正是因為如此,歷朝歷代的朝廷都對此監管甚嚴。一旦發現有造此歌謠者,即以十大逆之首的謀反罪論處,卻沒想到這大唐好好地竟然就出了韋皇后的歌謠。

“哥,這話能當真?”。張亮說了一句後喃喃念起“桑條韋也,女時韋也”這兩句歌謠來,歷來凡是這樣地歌謠都得繞個彎子才能明白它的意思,以此故作高深的拙劣法門愚弄百姓。

“明之,不用多想了,韋乃是皇后的姓氏,皇后掌蠶桑,桑條韋也這句該是讚頌皇后母儀天下。親自養蠶,植桑以教導天下『婦』人,合起來理解就是說皇后賢德已得上蒼認可,張大人,未知我解的可對?”,見張湋點頭,唐成展顏笑道:“這詞兒編的實在拙劣,比之先皇后未建偽朝前就天下傳唱的《嫵媚娘》可差的遠了。”

“什麼詞不要緊。重要地便是無缺你這最後一句。先皇后臨朝稱制之前,《嫵媚娘》先已遍傳天下。黔首百姓人人爭相傳唱。今日朝會上那迦葉志忠也進獻了十二首《桑韋歌》,奏請傳唱天下,陛下……竟然當殿準了!”。

“韋氏這分明是在試探民心,進而收取民心,陛下……”,張亮後面的話實在無法再說,最終歸於兄長剛才的長嘆。

看到他們這樣子,唐成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前朝之鑑歷歷,爾今韋后不過是在照貓畫虎而已,如此明顯的伎倆方今天子竟然視若未見,當皇帝當到他這份兒上也真是夠意思了。

“不止於此,此後又有韋黨將去年宮中傳出的五彩祥雲舊事給翻了出來,言說皇后衣裙中騰起五彩祥雲乃是天降吉兆,應傳詔畫工據此繪《祥雲圖》以記之,陛下也準了,並當殿口諭此圖成後先在皇城傳閱,隨後繪製多份遍傳天下道州”,張湋越說聲音越低沉,“最多不用兩月,天下百姓就該盡知皇后娘娘身上出祥瑞了”。

至此,唐成與張亮徹底無語了,靜聽張湋繼續說道,“祥瑞之事後,韋黨繼而又上了一本奏章,言元正之日請為陛下及皇后加尊號,照舊是當殿照準,而今陛下已被尊為應天神龍皇帝,皇后則被尊為順天翊聖皇后”。

正在這時,下人送來了湯餅,也即後世地手擀麵,張亮邊親自接過湯餅遞予張湋,邊悶悶聲道:“好一個天皇天后,與前朝高宗皇帝與則天皇后並稱的天皇天后何其相似?”。

此時讀書人吃飯講究個事不言,寢不語,張湋吃麵時書房內一時安靜下來,唐成把玩著手中的茶盞分析著剛才的這些資訊,比之剛來長安時聽到地那些,韋后的步子明顯是越邁越大了。

藉著前廢太子宮變之事出現的高層空缺,韋后接連將自己的族人韋溫、韋安石、韋巨源及從武三思處接收過來的親信宗楚客都塞進了政事堂,以至於如今的政事堂中位列宰相的多達七八人,政事堂已是如此,那其他安置到皇城各部寺監的族人更不用提了。經過一年多地調整完成內政的佈置後,韋后隨即的大動作就是一個多月前的撤換羽林大將,羽林兩衛四軍的將領在一夜之間悉數盡被撤換。

一內政,一兵事兩邊佈置,但這相對於整個天下而言,畢竟還都算僅發生在長安地內事。但在這兩件事佈置完畢後,趁著這次新年後的第一次大朝會,韋后正式開始了向外拓展的步伐。原本僅在長安皇宮內傳播地皇后祥瑞遍傳天下,此時地民間百姓們原本就對這些歌謠符語五彩祥雲之類的事情沒什麼免疫力,再加上又是以朝廷地正規渠道傳播的,這就為此更添了一份官方『色』彩地可信度,老百姓就是想不信都不行了。與此同時皇后加天后尊號的詔書再一頒行天下……這不一個活脫脫的唐朝版造神運動嘛!

以前看歷史書中對韋后的評價都不高,有的恨不得把她寫成個蠢蛋。但親自穿越來唐目睹她這一著連著一著,先朝堂再羽林,先內後外的一環連著一環的佈置後,唐成對後世史書中的說法真是嗤之以鼻了,一個女人能做到這一步,蠢蛋能幹地出來?

現今就看南郊祭天大典了,看韋后的佈置,只要參加完這次大典。她頭頂上“天命神授”的光環就算在天下臣民面前穩穩當當的套上了,這也意味著她所有的前期佈置都已完成,此後什麼時候發動……

靠,早知道會穿越這麼一回,後世裡就是學歷史再不好找工作。上大學地時候也非報這個系不可了!

眼見著張湋的一碗湯麵吃完,唐成問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今天朝會上南郊祭天大典的時間定了嗎?”。

放下碗地張湋正要回答,書房外又傳來了腳步聲。隨即下人來報,言說三殿下到了。

“東波,我聽王『毛』仲說你出了朱雀門後往西走了,就知你定是到了明之這兒,果不其然哪”,李隆基含笑向張湋說完後,扭過頭來道:“無缺也在這兒,這倒是趕的巧”。

唐成聞言一笑。張湋答話道:“散朝之後屬下見殿下同相王府其他幾位殿下結伴而行,知是有事,遂就先走了”。

“每年一次去給諸位叔父及姑姑們走禮,這事兒有大哥在就行,本王去不去也無礙什麼,是以跑了兩家後就先溜了”,言至此處,李隆基朗朗一笑的擺手道:“走。屋裡說話”。

因剛才的說及的內容太揪心。唐成三人間的氣氛有些沉悶,一身英氣的李隆基一來。朗朗一笑之間倒把書房中原本的沉悶氣息沖淡了不少。

自從見面這麼長時間以來,唐成見到地李隆基是一個很四海的少壯,每一次見面都能感覺到他的爽朗與真誠,由此唐成又總結出了他的另一個優點,即擁有極強的親和力。

李隆基是唐成押上全部身家的投資物件,所以每一次只要有機會見面,唐成總是抓緊機會觀察並進行分析,有大志,敢於出頭任事,能虛心納言,再加上極強的親和力,雖然眼前朝局大勢不好,但唐成卻透過對李隆基的觀察補充了更多地信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