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人又說:“但是儘管口感不好,卻也有大用處,雖然我大秦政通人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七……”
“好了,這些話也收一收,寡人很清楚治下是什麼樣子。”子楚無奈。
負責人收放自如:“雖然我大秦強盛,但還是有許多百姓吃不起飯,尤其戰時,或是大災之年,餓殍遍野,對他們來說,這點難吃也不算什麼了。”
子楚等人點點頭,這話說得中肯。
吳駒插嘴,說:“對於他們來說,高粱的口感再差也可以接受,何況我們還可以繼續改良嘛,純高粱饅頭的口感差,將多種糧食混合起來,做成雜糧饅頭就能改善許多,還可以煮粥、釀酒、餵給牲口,總之都有辦法。”
子楚點頭。
他們將剛才的烤肉取來,倒上一杯度數低一些的燒刀子,接著吃飯。
子楚邊吃著烤肉邊說道:“耐寒耐澇,畝產可觀,用處多,這麼看來,這高粱確實可以種植,祁農,這件事情交給你,高粱種取出後,由你統一種植,種毀了唯你是問!”
“是!”祁農臉色一正,保證道:“臣一定把高粱種好!”
隨後君臣四人便一邊吃飯一邊聊相關事宜。
“對了,我之前和你說過雜交的事,有進展嗎?”吳駒問祁農。
祁農搖頭:“暫時沒有,春天的時候我找人收集了各地的高粱種子,但沒來得及播種,等明年春天一起種,到時才能看到具體情況,還有你說的雜交到底能不能實現。”
吳駒點點頭,其實他覺得希望渺茫,後世的雜交技術基本都要藉助科技手段,雜交水稻更是要藉助雄性不育系作為遺傳工具,他不知道自然雜交是否能實現,繼而生出更優秀的品種。
但死馬當活馬醫吧,不試試怎麼知道。
吃完飯,四人回到城中,在吳駒的府中小坐。
適時,子楚詢問道:“科舉進展如何?出捲了嗎?”
吳駒頷首,讓子楚稍等,隨後回房拿來一個盒子,從盒中取出一摞紙:“這就是初試的試卷。”
子楚接過,一目十行的看著,旋即又拿給祁農和呂不韋看。
二人看過,皆點點頭:“依臣看,這份卷子沒問題,很考驗考生的能力,尤其是這裡的策論題,很有內涵。”
子楚也點頭:“那就按這個辦。”
吳駒點頭:“因為範圍僅限於咸陽地區,所以沒有縣試、郡試、會試、殿試等多重考試,而僅僅設初試,會試兩重,最後由大王統一考校。”
“在三天後的第二期大秦報上,會正式對外宣佈這個訊息,並在京畿各城池設報名處,京畿人士可以報名參與,於九月十日開始初試,九月十七日開始會試。”吳駒說:“大體就是如此。”
子楚點頭,思考了一下,說:“不必是京畿人士,這樣顯得有些不公平,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樣,縮短報名時間,改成三天,甚至兩天,這樣報名的人自然不會太多。”
“還是大王想得周到。”吳駒笑著頷首。
“回頭寫個詳細的章程送到宮裡去,後天的朝會集中商議。”
吳駒頷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