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於是妙妙巫略過了把紅薯做成紅薯粉的步驟。
開始的步驟和陳年基本上都差不多,用蔥、姜、香菜、洋蔥熬製料油、製作蒜水、炒一份辣炸醬等等。
“除了這些之外,再準備一份餈粑辣椒,之後就可以開始做了。”
“先是熱鍋涼油,然後……”
陳年聽著聽著忽然蹦出來一個有點熟悉的詞兒。
“餈粑辣椒?”
“對,就是餈粑辣椒。”
陳年不是不知道這個東西,但在陳年的印象之中,餈粑辣椒通常都是用作火鍋乾鍋的底料和底油之中,雖然也炒菜,但好像在貴州那邊用這個比較多一些。
“做這個要用到餈粑辣椒嗎?”
“是啊,當然是我個人覺得這個版本要更好吃一些,因為我當初在做的時候也嘗試過很多版本,包括其他辣椒的版本也試過,但最後對比下來還是餈粑辣椒做出來的酸辣粉底味更足,味道也更濃厚。”
陳年點了點頭,心想著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了。
自己以前也沒有在店裡做過餈粑辣椒,所以在用的時候也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現在想一想,餈粑辣椒之所以會用在火鍋和乾鍋的底料當中,大概也是因為其底味兒醇厚的原因吧。
隨後陳年又問了一下妙妙巫那邊餈粑辣椒的做法,然後又和自己這邊會的做法對了一下,發現也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妙妙巫的做法更傾向於四川這邊的做法,而陳年所知道的餈粑辣椒的做法更偏向於貴州一些,這主要也是因為陳年之前在網上查的時候就查的是貴州版本。
不過思考之後他還是打算晚上再試一試,先試試妙妙巫的那種。
如果做不到百分百,再試試自己這一種,如果還做不到百分百的話,那隻能再尋找一下別的方面了。
時間一轉就來到了晚上。
等到眾人走後,陳年直接給紅豆打了個電話:“酸辣粉改良版,速來!”
陳年這邊剛說完,紅豆那邊也立刻回覆:“馬上!”
隨後陳年就開始準備了起來。
四川方法的餈粑辣椒是需要用隔水蒸或者是直接在水裡煮的方式先把辣椒弄軟。
這裡陳年直接選擇了完全借鑑妙妙巫的做法,隔水蒸。
而且辣椒的選擇也是完全照抄,畢竟妙妙巫那邊已經是做成功了的,所以陳年打算先試試,不行的話再進行區域性的更換,做對照實驗,看看哪一種味道更好。
於是陳年用了二荊條和石柱紅五號幹辣椒以及一種xj的辣椒,雖然表面上皺皺巴巴的看起來紅紅的,但吃起來幾乎沒有一點辣味兒。
可是這種辣椒的香味兒相當強烈。
再加上石柱紅五號幹辣椒也是一種集辣味和香味於一身的比較全面的辣椒,所以這種搭配陳年一聽就覺得可行性很高。
不過在做之前,陳年還是將這些辣椒都一個個地開膛破肚,取出了裡面的籽,放在一旁備用。
又把這些辣椒放在水中洗了洗,洗去塵土之後就直接放入鍋中開始蒸。
雖然用水煮的方式會更快,但用水煮之後,辣椒的香味也會失去很大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