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賁是秦國四大戰王之一王翦之子,此次奉秦王之命與同為戰王之一的白起義子趙寒合作對黑龍潭的義渠進行圍剿。
因為黑龍潭常年霧氣濛濛,少受陽光的照射,所以這個地方很難高產糧草。
王賁的軍隊此行雖然帶了很多軍餉來,但是還是要速戰速決為妙。如若在這裡生活將面臨的不僅僅是糧食難以種植的問題,還有物資不易儲存的問題。
山路崎嶇坎坷,搬運困難,林間昏暗潮溼,糧草不易儲蓄。
無論是義渠還是王賁的軍隊想長久居住此地,糧食需求量充足與否都將是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此次作戰士兵們主要聽命於王賁,王賁為主,趙寒為輔。
秦王為了避免日後戰王及各功臣後代勢力一家獨大,便從子孫輩開始瓦解他們。無論作戰任務艱難與否,都會派正副將軍,相互合作,相互制約。
王賁帶著軍隊在黑龍潭下紮營,插上黑色軍旗,搭好簡易帳篷,帶著趙寒和精英士兵進入營帳內商量作戰計劃。
計劃準備派優良士兵趁著月色偽裝自己前往黑龍潭山上實地勘察地形,並詳細記錄山上義渠的大致人數,窩點幾何,巡防規律。待到前線士兵們帶回情報後連夜乘虛而入,打義渠黨羽個措手不及。
作戰計劃商討完畢過後王賁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一切準備就緒,隨時準備前往黑龍潭山上大殺四方。
秦軍從商鞅變法鼓勵軍功制後便變得更加驍勇善戰,商鞅規定秦國士兵只要暫獲敵人“甲士”(敵軍軍官)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僕人一個,斬殺首級越多,爵位就越高。
士兵為了“升官”都會拼命斬殺敵軍,把敵軍的頭顱帶回軍營作為升爵的證據。所以這次圍剿王賁還是胸有成足的,有了地形圖以及精英部隊作為底牌,王賁拿下黑龍潭勢在必得。
王賁前腳剛走,趙寒就帶著自己的親信來到了自己的營地,這個親信王二麻也是此次前往黑龍潭打探地形的人員之一。
別看王二麻的名字取得二傻二傻的,他本人可一點也不會被將軍的思想麻痺。王二麻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負,雖然王賁有實力和背景,但他總覺得白起各方面隱藏的實力更勝一籌。現在沒有機會走近白起,便打算從白起義子趙寒下手,獲取趙寒的信任後相信總有機會接近白起的。
“拿著這個信物到此地找一個叫做陳楠的人,他知道該怎麼做”趙寒一隻手把一塊刻有龍圖騰的玉牌交到王二麻手中,另一隻手拿著一塊印有詳細地圖的獸皮。這塊獸皮與趙寒的衣服融為一體,地圖在內側,且有皮毛遮擋,如果不是相枕相依一起寬衣解帶的人,根本不可能發現這個秘密。
義渠既然能常居於此,那就說明他們有找到合適的居住地,也有解決溫飽問題。
義渠首領陳楠是一個內外不一致的人,外表粗獷,有一種東北大漢的味道,內心卻細膩而充滿智謀。他的膚色黝黑,身材高而壯,身高足有一米九,高挺的鼻樑,深邃的眼眸,英氣勃勃的劍眉加上那一撮小鬍子男人味十足。陳楠是從一個小嘍囉一步一步爬到首領的位置的,他吃盡了苦頭,有勇有謀,手裡沾滿了鮮血。
義渠幾百年前便陸續與秦人通婚,以達到精其法律,通其言語的目的,試圖以秦宮為中心由內而外瓦解秦勢力。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義渠的眼線越來越多,小到市井的小商小販,大到宮中太監宮女乃至朝廷命官。
為了打入敵人內部,義渠國勾結了不少朝廷命官,或施以錢幣,奇珍異寶,或嫁入女子,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其中咖位最大的非白起莫屬,義渠王后代承諾只要白起肯合作,必要時候可以幫助其謀反。
秦國一直以為義渠國已滅,只剩黑龍潭的那些義渠前朝餘孽,可事實卻是義渠人非但沒有滅絕,還遍佈各地,甚至連當初的義渠國王也在戰亂中逃走。事發之前有親信提前換上了君王的服飾,隨後點燃了火種,而義渠王則換上了平民的衣服在一眾護衛的維護下匆忙逃走。
宣太后看到燒焦的屍體便誤認為義渠國王已死,義渠國已經滅亡。其實看到的都只是假象,滅掉的從始至終只有土地和犧牲計程車兵與民眾。
“報!前方來報,有秦人手持玉器前來”義渠士兵慌忙跑到陳楠寢宮通報,不料撞上陳楠與小妾們正在親熱,士兵趕忙轉過身準備出去。女人們慌忙遮住自己的玉體,陳楠隨意整理了一下衣襟。
“進來吧”陳楠對著門外吼道。黑龍潭上的義渠繼承了秦朝商鞅變法之前男女之事的不良傳統,父子同室,男女無別,女子們名分概念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