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唐遊俠傳》,寫盡男兒之間真豪情。
而南霽雲可謂是其中最精妙一筆。
他威風凜凜,鐵骨錚錚,後世將段珪璋與南霽雲評價為兩大遊俠。
千里救友,他將己之生死置之度外。
驍勇過人,他令敵軍聞風喪膽。
勇於任事,他盡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英雄氣概。
臨終慰妻,他又是柔情百轉的痴心人。
古風俠烈,鐵骨柔腸正是中肯的南霽雲評價。
身處亂世,他以自己的全部血肉和生命去守護一座必破的孤城而毫無怨言。
正所謂“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寧死不屈,與城偕亡,身死而靈魂不滅,在睢陽奏響了一曲永生的悲壯之歌。
有人對南霽雲評價,他齧指乞師,愛恨分明,重回危城,彰顯了戰士本色,和金庸先生射鵰中固守襄陽城的郭大俠同是鐵血丹心。
三十四部梁書中,溫雅儒俠固然清潤如春水,而南霽雲身兼江湖遊俠氣概與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卻是梁書中一股不可多得的浩蕩激流。
南霽雲的一生是轟轟烈烈的一生,正如梁羽生自己所評價的那樣“敢笑荊軻膽如鼠,好呼南八是男兒”。
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忠義坦蕩,什麼是亂世豪情,什麼是超出功利之外的永生價值。
南八,英雄不死,他所代表的華夏男兒,粗獷中現出柔情,俠義間偕有忠勇,必將如雕塑一般,永生於千萬人心中。
…………
“這人怎麼這般的熟悉?”
唐玄宗李隆基為之一顫。
這個名字……
南八,南八……
是了!
安史之亂郭子儀為何可以力挽狂瀾。
這其中難道就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嗎?
南八在李隆基眼中,肯定是微不足道的。
可安史之亂這惡果,卻是由於李隆基而真實出現的。
種了這惡因,也嚐了這果。
“哎!”
“果真是朕做錯了。”
“一招失誤,滿盤皆輸啊!”
…………
南八戰死的功勞有多大?
他七歲兒子因此也獲封四品官,人們還說皇帝小氣。
唐憲宗元和四年,大文豪柳宗元正在永州熬日子。
自從他被貶官到荒僻的南方,來探望他的故人很少,他們都怕惹禍上身。這時候,朋友對柳宗元來說尤為重要。
但這一年,柳宗元又送別了一位好友,永州刺史南承嗣。
南承嗣到永州才兩年多,和柳宗元一見如故。
兩人時常在一起喝喝酒,侃大山。
近日,南承嗣接到朝廷調令,將他“量移”到澧州當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