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岳飛被封為“三界靖魔大帝”,而當時的關羽也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此時岳飛的封號雖然與關羽類似,但是關羽可是進入武廟成為主祭祀,但岳飛並沒有進武廟。
而是在民間有不少岳飛廟,也叫”宋嶽忠武王廟“或者”忠武廟“,最有名的一座是在河南ay市湯陰縣,據說修建於明朝景泰元年,這可比明神宗加封岳飛早了一百多年。
所以在明朝時期,岳飛並未進入武廟,更多是民間祭祀,到了清朝時期,武廟的主祭祀仍然是關羽,沒有岳飛,只是民間有一些把岳飛和關羽並列的廟,稱為關岳廟,但數量較少,也並非主流祭祀。
到了後來,有人再次重建武廟,把關羽和岳飛一起放進武廟,到了這個時候,岳飛才真正進入武廟,也是唯一一次進入武廟。
這時的武廟被稱為關岳廟。
但是很快這個人倒臺了,這事就沒了下文,又因為這人本就不為人承認,所以岳飛這個武廟進得很尷尬,也不被人承認。
所以準確地說,岳飛從來也沒有進入過武廟,華夏曆史上武廟的主祭祀只有兩個人,就是姜子牙和關羽。
…………
“關羽竟然是武聖,岳飛不是,這是憑什麼?”
“這個武聖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為什麼這麼多皇帝更加喜歡關羽一些?”
“對啊,我個人感覺岳飛很厲害啊,關羽只是在三國演義中神話了而已,按照道理來說,岳飛更加出色一些才對。”
“當然,姜子牙的地位也太穩固了。”
…………
岳飛和關羽誰更有資格當武聖?
首先得了解武聖的標準是什麼?
第一個武聖是姜子牙,姜子牙又被稱為兵家鼻祖。
其實最早的兵家鼻祖不是姜子牙而是蚩尤,蚩尤的形象在儒家來看不太好,華夏自漢朝後儒家成為主流思想,所以在唐玄宗設武廟時,姜子牙被推舉為主祭,也就是武聖。
姜子牙是協助周文王和周武王開創西周的功臣,在軍事、政治、治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因此選擇姜子牙為武聖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姜子牙有軍事才能和思想,在當時無人可比。
二是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兩代君主成就周朝大業,忠心可嘉。
再說關羽,關羽被封為武聖主要是三個人封的,分別是:宋徽宗趙佶、明神宗萬曆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關羽原本在武廟中的地位並不突出,甚至連十哲也算不上,但他能被皇帝從眾多名將中提拔出來成為武聖,自然有他的道理,主要原因就是:
關羽的忠義、勇武與儒家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非常符合。
關羽的仁,他對待士卒非常好。
關羽的義,他善惡分明。
關羽的禮,他與劉備、張飛情同手足。
關羽的智,他能分清是非。
關羽的信,他一生忠於劉備。
對於君主來說,關羽是樹立的榜樣。
對於大臣來說,關羽尊敬的物件。
對於百姓來說,關羽是崇拜的偶像。
關羽符合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需要,甚至在道教、佛教之中也加入了關羽的崇拜,在民間關羽更是演化為武財神,以及各個行業的祖師爺,成為一種文化的崇拜。
關羽的軍事才能是那個時代數一數二的人物,創造了大戰之中陣斬敵軍主將顏良的記錄,同時又有威震華夏的戰績。
相比較之下,岳飛的綜合才能是超過關羽的,不僅僅是岳飛超過關羽,武廟中有很多名將的才能都超過了關羽,但評選武聖的標準不是軍事才能,也不是綜合才能。
參考姜子牙和關羽就知道了,武聖的評選標準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才能,另一面是否符合儒家的價值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