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跑了赤泉侯,項羽殺入戰場,又斬漢軍一都尉,還殺了數十百人。】
【在這種絕境下,項羽依然能殺如此之多的敵人,可見他之兇猛。】
【可奈何雙方實力差距實在太大,項羽一人之力也無法迴天。】
【這時項羽的部下勸項羽東渡烏江,以圖東山再起。】
【但項羽覺得自己當初率八千江東子弟征戰天下,如今僅剩他自己一人,無顏面對家鄉父老,故而項羽不肯過江,一心赴死。】
【項羽的性格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最終自刎烏江,一代天驕就此謝幕。】
“哎,項羽可惜了。”
“項羽此人,有王命,無皇命也。”
“垓下之戰,無論換做是誰,都不可能贏,哪怕是朕,也絕無翻盤的可能。”
《控衛在此》
李世民看著盤點影片,搖了搖頭。
這種絕境下,李世民深知,他做得絕不可能比項羽更好。
項羽的對手是誰呢?
蕭何、張良、韓信、英布、彭越、陳平。
這幾乎集合了漢初所有的名將,弄出了五路精銳大軍,層層堵截圍困項羽。
而項羽作出什麼回應?
項羽率領精兵兩萬,與不敗兵仙韓信率領的幾十萬漢軍對峙。
換做是他人,誰能有這個勇氣?
逃回烏江時,更是率領幾十騎,迎戰灌嬰的五千兵馬,殺敵百餘人,卻只傷亡幾人。
誰能有這等恐怖的戰績?
在烏江岸邊,又擊殺數百人。
面對遍體鱗傷的項羽,圍住他的漢軍依舊不敢上前,這一年他三十一歲。
要知道,項羽這一輩子就輸了這一次。
“輸了這一次,也就是輸了一輩子。”
“劉邦畢竟還是劉邦,項羽的性格的確害了他。”
“成王敗寇,沒什麼好說的。”
【斯人已逝,霸王悲歌。】
【史紀中這樣記載: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也許史記有誇張的成分,但在華夏古代所有的正史記載中,項羽的這份戰績是無人能比的。】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說項羽是華夏史上最猛的大將,也不為過。】
【後來,劉邦擊敗項羽,開創大漢四百年盛世,創造了歷史。】
【不以成敗論英雄,項羽雖然自刎烏江,但他仍是華夏曆史上毫無爭議的戰神,也代表著華夏古代武將的極限。】
【談到劉邦,人們會想起曹操、劉備之類的人物。】
【談到項羽,人們會想起三國演義中武藝無雙、桀驁不馴的呂布。】
【劉邦的故事,是凡人的故事,是一步一步走向巔峰的勵志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