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一點,慈禧成為千古罪人,也就不為過了。】
蒼穹之上的畫面不停變化著,看得康熙和雍正兩人臉色狂變。
“慈禧?我大清的實際掌權者?”
康熙有些失態出聲道:
“這個慈禧,怎麼幹出了這麼多的混賬事!”
“我滿族入主中原,本就不受待見,還被她這麼一搞,大清的臉色往哪裡放?”
而雍正帝,看到蒼穹之上影片中那句“打輸了賠款,打贏了也賠款”,氣就不打一處來。
雍正像是一座沉睡了萬年,而即將要噴發的火山。
“我大清後世竟然有這種廢物?實在該死!”
雍正向康熙提議道:“父皇,依兒臣所見,必須要為後世立下一個誓言,那就是家可以亡,但大清絕不能慫。”
“屈辱的活著,留給後人的,也無非是無盡的謾罵和指責罷了。”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了,大海是多麼的重要,閉關鎖國那一套行不通了。”
“我華夏已經沒有資格再命名為天朝上國了,若是不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華夏大地就將會淪陷。”
“而我大清,就會揹負無窮無盡的罵名。”
“所以說,改變,應從現在就開始。”
康熙點了點頭,非常同意了雍正的意見。
而另外一片時空。
慈禧太后看到自己的盤點,不以為意。
“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華夏,哀家可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
“那西方列強那麼強大,割地賠款才是最好的方式,否則華夏豈能繼續存在?”
“那些辱罵哀家的,都是一群不懂實事的混賬罷了。”
“將哀家換成另外一個人,華夏還沒如此好嗎?”
慈禧太后自信滿滿。
“哀家倒是覺得,哀家不但沒有過錯,反而有功。”
“若仙人願意給哀家獎勵的話,大清在哀家的手中絕對會更加繁榮昌盛,華夏重現曾經輝煌也不是不可能。”
【慈禧太后,觀其一生,則辛酉政變剷除顧名八大臣,沒啥了不起。】
【若論她的統治,至少是初期,按華夏傳統看,尚算靠譜,採納徐啟文意見,允許臣工批評時事;採納鍾佩賢意見,崇尚節儉。採納卞寶第意見,嚴賞罰,整肅吏治。】
【但是很可惜了,她遇上了匪夷所思的劇變時代。】
【在這個劇變時代,連李鴻章都被梁啟超評價為不學無術,何況慈禧?】
【然後就是慈禧最大的昏招:從義和團之亂到八國聯軍,雖然洋人可惡,但慈禧也是自己作死,禍國殃民。】
【戊戌之變後,慈禧已不相信光緒並仇視洋務了,加上權貴折騰,終於同時宣戰全世界。】
【她與其他專權者一樣,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時,犯了巨大的渾,為華夏造字下了大罪孽,她與整個滿清,拖累了華夏文明發展進步,自然要承擔大錯。】
【令華夏喪失重大利權的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一九零一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以及一千六百年庚子拳亂之大禍。】
【慈禧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慈禧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華夏的統治。】
【慈禧傷害華夏之深,無法估量,實乃千古罪人。】
【慈禧的罪行天地可知,載入史冊,故此懲罰。】
————
ps:慈禧寫不了太多,這個榜單結束後,下一個就是十大猛將了,大家可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