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八十二章 禍國殃民楊國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禍國殃民楊國忠 (2 / 3)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安史之亂,還真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啊。”

“這場災難,趙匡胤有話說啊,他可是遭罪程度最深的。”

“整個大宋太慫,也是有這場混亂的原因。”

“清君側還真是好用啊,不過可惜,這清君側啊,只有朕一人成功。”

“看來朕還真是受天命庇護啊,畢竟失敗的下場,那可是萬劫不復。”

朱棣說的不錯。

華夏有史以來,出現了四次清君側,只有朱棣成功。

第一次正式“清君側”事件發生於西漢初年,漢景帝想削藩,藩國中吳、楚兩國不服,尤其是吳王劉濞,他很討厭漢景帝劉啟,於是劉濞乾脆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聯合其他六國造反,目的就是幹掉漢景帝,可最終失敗。

第二次“清君側”就是“安史之亂”了,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以“清君側”為由,宣告要幹掉唐玄宗身邊的楊國忠等一干奸臣,發動了叛亂,但這次反叛最終也失敗了。

第三次“清君側”發生於元朝,當時天下刀兵四起,紅巾軍在南方互相攻擊,元軍在北方內訌,南北兩邊很有默契地各自收拾自己人,元軍將領孛羅帖木兒打著“清君側”的口號,攻入大都,但不久之後就被刺殺了,沒有完全實現“清君側”的目標。

而第四次“清君側”就是明初的“靖難之役”,這次“清君側”成功了,明太祖朱元璋幹掉了所有功勳宿將,然後給他年輕的孫子朱允炆留下了一大堆兇悍的叔叔,建文帝害怕叔叔們勢力越來越大,於是開始削藩,燕王朱棣不服,豎起“清君側”大旗攻入南京,自立為帝,是為明成祖。

不得不說,成祖氣運之盛啊。

————

“清君側?”

李世民有些疑惑道:“雖然這是安祿山打的幌子,但是也足以證明,當時的大唐有大奸臣存在!”

“會是這楊國忠嗎?”

“似乎李隆基所寵愛的妃子,是叫做楊玉環吧。”

“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這個楊國忠,不會是楊廣那暴君的後人吧?”

李世民瞬間化作八卦大師,頭腦裡閃過各種可能性。

由於楊廣的存在,他對楊這個姓氏不感冒。

“楊國忠究竟是不是大唐朝廷的蛀蟲?還有這個楊玉環,安史之亂和她又有什麼關係?”

————

天穹之上的投影再度變幻。

【盛世大唐的傾塌和安史之亂爆發,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昏庸,和一個人脫不了干係,那就是楊國忠。】

【楊國忠,本名楊釗,從小行為放蕩不羈,喜歡喝酒賭博,因此窮困潦倒,經常向別人借錢,因此人們都瞧不起他。】

【他在蜀地從軍,發憤努力,表現優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