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都安靜。”
村長一說話大家夥兒都安靜下來,也是屬於對官府的畏懼心理。
其中一個衙役上前一步,一開口就讓村民們不淡定了。
“北方外族入侵,朝廷現招兵……”
上次招兵還是在二十年前,宋回的親爹就是那時候被招兵上了戰場,也是去的北方。
每家但凡有兩個成年男丁者,出一個。
這回,就是出錢也不行了。
正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是真的要打仗。
宋家不用出人,只得他一個成年男丁。
這時候宋回才明白他哥走之前為什麼要讓大姐家分家了,幸好是分得及時。
有人慶幸有人愁,那種一家子男丁多的,自然是愁苦。
宋回回去把事兒說了,引得姚氏連連嘆氣,他們本就是從邊關過來的,也正是躲避戰事。
沒誠想,真的打起來了。
他們也無比慶幸,幸好是回來了,不然這時候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
“最近村裡肯定亂,你們也別出去晃悠了,就老老實實的在家裡。”
姚氏叮囑兒子和孫子,主要還是兒子。
宋回面上老老實實的應著,轉頭就跟小魚扮鬼臉。
這一大一是叔侄,有時候就跟兄弟也差不多。
這個事顏卿倒是不擔心,畢竟是到不了他們家頭上。
另外一個顏卿這些日子正琢磨著,“阿回也十六了,該請媒人看著給他尋個貼心人才是。”
本來也該是到了年紀,再說了尋著也不是說有就有的,這種事還是要看緣分。
其實顏卿想分最多的還是因為那天母親節來說的那話,男人不在家,他們叔嫂在一個屋簷下也怕人傳閒話。
畢竟,在外人看來她是被休棄的。
而宋回又正是到了娶妻得年紀,還單著也不是事兒。
雖然他們自己知道不是這麼個事兒,但外頭人說來也是不好聽的。
現在倒不會有,等時間長了呢?
“不著急,再等上兩年的。
這眼看著世道要亂了,現在尋人家也不好尋。”
姚氏隨意的這麼說著,但她其實也是又自己的打算的。
倒不是真琢磨著顏卿,她是琢磨著想等大兒子回來了再說親。
畢竟家裡這樣的情況,怕萬一新來的媳婦兒是個不省心的,再說漏嘴樂如何是好?
而且,她還琢磨著,萬一大兒子哪天突然回來了,再被說了出去,豈不是連累整個族裡。
是以,姚氏就是這麼打算的,等大兒子回來了,一切塵埃落定了再說小兒子的婚事。
她也不是不心疼小兒子,宋回是她的親骨肉呢,她能不心疼?
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為重。
大兒子這麼做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如今他不在,家裡當然要他們守住。
宋回從堂屋經過,正好就聽到嫂子說要給自己說親,他跑進來一臉嚴肅的看著兩人。
“我不娶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