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不好過哦。”
“可不就是,糧價現在都漲到多少了?吃不起了。”
“能有得買都不錯了,再這樣下去,摻了糠的糧食都買不到了。”
街上,百姓們唉聲嘆氣的討論著時下的情況。
“你們看那邊牆根兒地下的乞丐,聽說都是從西南逃荒來的,這還是活著的, 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了。”
“榮親王這不是平亂賑災去了麼?還能比現在更差?”
“平亂是平亂,賑災是賑災,說的輕鬆,糧食從哪裡來?”
“是啊,你沒聽說嗎?就是那些乞丐說的,朝廷就沒有給過賑災糧。”
聞言,眾人驚訝不已, 都不敢相信會是這樣。
“怎麼會沒給呢?這麼大的災情,難道朝廷就不管百姓的死活了?”
“嗐, 到底是不知道還是沒有作為,這個誰知道呢?
前年沿海臺風,後又是瘟疫,不也兩年才有些起效麼。
兩年呢,得死多少人?
別看咱們這裡離的不近,但誰又說得準?
說不定啊,那天亂禍就到咱們這裡來了。
所以啊,這糧食如今是有得吃咱們就吃著, 真早沒有了, 咱們還不是成了災民。
今年下那大半月的雨, 糧食損了多少?又得多少人餓死。”
隨著逃難來的人越來越多,又加上這次秋收時的雨,讓百姓們更是心中惶惶。
比他們著急的自然是當地官員,這麼多流民過來, 若是不管不顧肯定要出事的。
管, 又如何能夠管得過來。
這個年, 註定是不能平靜的過。
這個年對於宋家來說也不算好過,本來添丁進口是好事, 結果當家的不在,又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他們擔心顧及著顏卿的心情,顏卿也怕他們擔心,一直在調整寫自己的心情。
但這就是這樣,這個年也缺了太多的東西。
放劉氏回去過年,萬婆子他們也都回去了,這些天小魚跟奶奶睡,團團就跟孃親睡。
顏卿早就沒有了奶水,團團只能找吃羊奶。
小崽子可沒有他哥哥那麼好說話,當初小魚給他羊奶他也能吃,團團就不幹了,還鬧騰了兩頓,實在餓了才肯吃。
幸好是吃了,不然還得連夜去把劉氏接回來。
過了年,才在初五上頭,村長便敲鑼讓村民裡集合。
一般只有發生大事的時候村裡才會敲響這個鑼,大家夥兒一聽到這個心裡就打鼓。
“阿回,你去瞧瞧。”
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呢,他們也不方便去,只能讓宋回去。
小魚顛顛兒的就邁著小短腿兒跟著去了,路上雪都還沒化,宋回只能抱著他走。
還得時刻注意著腳下,不然一摔就是他們兩個一起摔了。
他們離得遠些,到的時候已經圍了不少的村民,都在互相詢問著是發生了什麼事,但村長還沒來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壩子上的小孩兒可不止小魚一個,好些都是跟小魚一樣出來玩兒的,小魚直接就跟他們玩兒到一起去了。
這一兩年裡見天都能看到的熟人,還經常一起在山上玩兒,還能不熟?
都是村裡的孩子,宋回也就不管他了,也不怕他們亂跑。
終於等到村長來了,來得可不止是村長,還有兩個衙役。
竟然來了衙役,村民們都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