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橙軍端起望遠鏡向海面望去,果然看到已經露出桅杆的戰艦。
“敵艦有多少?”高橙軍一邊用望遠鏡觀察著,一邊問。
艦長答道:“情況不明,正在派快哨前去偵察。”
高橙軍放下望遠鏡,然後向前甲板的炮塔望去,看到三個炮位的海軍炮手,頭戴著鋼盔,正嚴陣以待準備發炮。
……
這支荷蘭艦隊是從巴達維亞(雅加達)港口開出來的,一共有十五艘戰艦,百八多名官兵。
艦隊司令雷約茲在一艘二級級戰艦上指揮這支艦隊,這艘戰艦便是“佈雷得羅德”號。
在風帆戰艦時代,戰列艦一般分為三個等級:一級戰列艦是裝有三層甲板,配備火炮數量達到或者超過100門的大型風帆戰艦;二級戰列艦是三層甲板和配備90門左右火炮的風帆戰艦;三級戰列艦隻有兩層甲板,配備的火炮數量則只有64~74門。
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由於國土面積不大,海外殖民地也不多,沒有很多物力和財力建造一級和二級戰列艦。他們大多數是三級戰列艦,而且荷蘭的三級戰列艦也是異類,雖然有兩層甲板,但只配置50門甚至更少的艦炮。
“佈雷得羅德”號是荷蘭最大型的戰艦,只有兩層甲板,配備火炮59門。這些火炮都是他國海軍一級戰列艦才可能裝備的大口徑42磅炮和32磅炮。
雷約茲並不認為華夏國的艦隊能夠阻擋他前進,所以,當他聽說華夏國的海軍正嚴陣以待的時候,他嗤之以鼻,認為華夏國的海軍不堪一擊。
雷約茲還在睡夢中,被一陣嘈雜聲驚醒。
“混蛋!你們在是在幹什麼?”他憤怒地向前來稟報的瞭望手嚎道。
然而他的嚎聲還沒有停下,瞭望手慌張道:“發現大型艦隊!”
“你怎麼早不報告!”雷約茲責怪道,“走,上去看看。”
衣冠不整的他大步跑上了劍魚號的尾樓,舉起長筒望遠鏡觀察北面的海面。
北面的海平線上果然出現一支船隊,雷約茲看到第一艘巨型的戰艦上面,冒出一片黑煙從海平面下面冒了出來,從沒見過蒸汽機戰艦的他,問身邊的人:“那艘船怎麼自己著火了?”
瞭望手提醒他:“不對,那艘艦看上去不像是著火,它正全速向我們衝來。”
雷約茲這才反應過來,大聲吼道:“是鐵甲船,警報警報!所有人就位!”
於是,艦船上響起了警報聲,荷蘭的水手們聽到警報紛紛從底層甲板衝了上來,進入戰鬥位置,炮手們衝到了炮位上,開啟炮窗,將大炮推到了發射的位置,準備進行炮戰。
“左轉舵!左轉舵!”雷約茲拼命地叫喊,他要指揮他的戰船調整到最佳的射角。
就在這時,“武昌七號”的前置炮開炮了,三發60磅的炸彈向“佈雷得羅德”號飛來,其中一枚正中甲板,“佈雷得羅德”中彈之後,左右晃盪了一下,跟著甲板上燃起了大火。
雷約茲躲在艙門後,大聲地罵起來:“混蛋!華夏的艦戰沒有擺正炮位就開炮!混蛋!”
你以為華夏國的戰艦和你們的一樣,都是舷炮?要擺好位置才能開炮?武昌級鐵甲戰列艦在航行的過程中,一樣可以準確的開炮,這是因為有主炮可以一百八十度無死角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