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給他二兒子發了一份回電:給來犯者予以迎頭痛擊!
這份電報發出之後,他又給軍政院和海軍部發了一份電報,命令組建南方艦隊司令部,南方艦隊司令由高橙軍擔任,第一、五、六艦隊歸南方艦隊統一指揮。
琉球,高橙軍的府邸。
這裡正在召開南方艦隊第一次緊急軍事會議。
雖然說是軍事會議,參會的人員只有兩個,一個是高橙軍,另一個是鄭成功。
整個作戰方案就由這二人敲定。
高橙軍決定,把四艘武昌級戰艦作為主力艦,組成四個戰鬥群,一個駐守臺灣雞籠,一個駐守琉球的那霸,另外兩個主動出擊,在海上尋求決戰。
四艘武昌級分別是“武昌一號”、“武昌五號”、“武昌六號”和“武昌七號”。
武昌級戰艦屬於遠洋戰列艦,是高峻山為了拓展海外而建造的,長四十丈,寬八丈的巨型蒸汽機鐵甲戰列艦,三層甲板,一百一十四門舷炮,分列於上中下三層甲板及左右,前、後甲板有三門巨炮,每門巨炮的炮塔可以一百八十度無死角旋轉。
前甲板的三門巨炮可以發射60磅的炮彈,後甲板的三門巨炮可以發射50磅的炮彈;其中左右舷安置有十八門30磅、三十六門18磅、六十門9磅的火炮。
艦上還配備一個三十人的損管隊。
“武昌七號”是最新型的武昌級戰列艦,是一艘五千噸位的戰艦,比起它同級別的戰艦要多出五百噸位,其前甲板的火炮可以發射70磅的炮彈,火力相當的猛烈。
高橙軍登上了“武昌七號”戰艦,他指揮這個戰鬥群,擔任搜尋荷蘭艦隊的任務;另一艘擔任搜尋任務的是“武昌一號”,由鄭成功指揮。
高橙軍率領的這個戰鬥群,擁有八十艘戰船,其中,大熕船三艘、大戰船三艘、水艍船五艘、趕繒船二十艘、沙船十六艘、烏龍船十艘、銃船十三艘,還有十艘小型快哨,三萬餘人。
“武昌七號”的航速遠遠超過風帆戰船,就是小型的快哨也沒有“武昌七號”的航速快,“武昌七號”的航速最高可以達到16節。
所以,高橙軍的指揮艦永遠都是走在最前面的。
在臺灣海域附近,高橙軍的戰鬥群和鄭成功的戰鬥群相距八十海里,以相同的速度平行地在海上航行,他們透過電報往來,一旦發現荷蘭艦隊,就會立即靠攏聚殲荷蘭人。
荷蘭艦隊的航線是確定的,這就大大地減少了搜尋的盲目性。
十艘小型快哨也派了出去,以增加搜尋的視野。
艦隊在海上航行了三天,終於發現了荷蘭人的艦隊,首先是被“武昌七號”所發現的。
在“武昌七號”瞭望塔上觀察海面的幾位瞭望手,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觀察著海面,9月13日清晨,正在值班的瞭望手拉響了發現敵艦的警報。
高橙軍正在後艙休息,聽到警報聲,連忙向指揮艙跑去,他跑的速度飛快,他的幾個親兵只能跟在他的後邊追趕,沒有一個能夠趕的上他的。
當高橙軍登上指揮艙的時候,艦長已經把訊息通報給了鄭成功的艦隊。
“什、什麼情況?”高橙軍氣都沒來得及喘一口,急切地問。
“報告總司令,發現了荷蘭艦隊!”艦長向高橙軍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