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著呢!她常常念著你,也想來看看你呀!”
龍夫人道:“皇后娘娘怎麼能離開皇宮呢,還是等我去看望她吧!”
高峻山道:“歡迎歡迎!等這次朕回宮之時,把你也帶上可好?”
“好呀,好呀!”
龍在田在一旁道:“你就會尋開心,你走了,這一大家子的人你能放心?”
高峻山道:“不礙事不礙事,到時朕請龍兄和龍嫂一起進京。”
……
酒宴之後,高峻山和龍在田單獨在密室進行了一輪談話。
龍在田在高峻山到達之前就收到他發來的電報,初略知道了高峻山此次前來雲南的目的,兩個人在密室中進一步交換了意見,因為龍在田是本地人,對於怎樣拿回車裡等地的控制權,是很有發言權的,他很瞭解當地土司之間的矛盾,知道怎樣去與他們周旋。
龍在田向高峻山彙報了雲南麓川宣慰司、車裡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底兀拉宣慰司、底撒馬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寮國宣慰司等九個宣慰司的情況。
麓川宣慰司和車裡宣慰司為前朝所管控的地區,在前朝與韃子大戰而無暇顧及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土司開始向緬甸王朝進貢花馬禮,完全無視大明國的存在。
所謂花馬禮,花即是花銀,馬即是馬匹,也就是每年給緬甸王朝送一定數量的以銀和馬匹為代表的禮物。
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底兀拉宣慰司、底撒馬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寮國宣慰司這幾個宣慰司,早在一百年前,就屬大明的管轄之中。
由於前朝的嘉靖至萬曆,爺孫三代疏於朝政,明廷腐敗,孟養土司和木邦土司聯兵擊殺緬甸宣慰使莽紀歲,瓜分緬地。莽紀歲之子派人到昆明申述,希望前朝出兵討伐,而當年貴州,粵西都有叛亂,明將王守仁取其輕重,做出了先討平叛亂,再支援緬甸宣慰司的決定、就在王守仁準備進兵滇西、緬甸之時,突發病身亡,使得明軍對莽紀歲的救援無功而返。
沒有了明軍的支援,緬甸宣慰司不敵聯軍而兵敗,莽紀歲的兒子莽瑞體兵敗之後逃出了,緬甸宣慰司,躲藏在洞吾母家,他長大後開始招兵買馬,決心為父復仇,勢力逐漸強大。
因憤恨前朝沒有及時救援,並與思機發聯兵侵犯雲南邊境,自稱西南金樓白象王,以大漢奸陳安為丞相,諸漢奸嶽鳳之流為羽翼,建立了東籲王朝,開始四處攻城掠地,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底兀拉宣慰司、底撒馬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寮國宣慰司均被其攻陷。
東籲王朝看到前朝並沒有出手救援這些被攻陷的政區,於是借鑑前朝的金字紅牌制度,在之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實際上控制了諸多土司,甚至雲南沿邊土司,也要向其交納花馬禮。
高峻山聽完龍在田的介紹,決心調集重兵,收復失地。
龍在田稟報道:“麓川宣慰司和車裡宣慰司之所以向緬甸納貢,是因為緬甸軍隊大量購置了西洋火器,其戰鬥力十分強悍,且熟悉山地戰,幾乎橫掃東南亞,國力也是強大。”
高峻山聽後,更是激起要滅掉緬甸的決心,你越強大,我越要打你,打敗了你,東南亞諸國還敢不服?
他立即電令軍政院,從第一軍團抽調二個師,第三軍團抽調一個師,第七軍團抽調二個師,全員配額,立即南下雲南。
就在高峻山向軍政院發出調兵令不久,駐守琉球的高橙軍給高峻山發來了一份電報,說是荷蘭人出動了大批的軍艦,向臺灣島撲來,揚言要報東印度公司的一箭之仇,把臺灣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