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縣瀕臨漢水,地處襄陽與武昌中間,是高家軍去武昌的必經之地,她既是承天府的所在地,又是明廷顯陵的所在之地。
顯陵位於湖廣鍾祥縣城東北的純德山上,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迄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歷時四十七年方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佑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
卻說顯陵的守陵御史李振聲,他得知高峻山就要來打鐘祥縣的訊息,立即召集守陵將領錢中選和徐橘德商議。
李振聲道:“數十萬賊寇猶如滔滔洪水,向承天府襲來,我顯陵首當其衝,是賊寇攻擊的主要目標,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只有固守待援。大敵當前,唯有眾志成城,才能堅守到最後。”
錢中選是顯陵守陵軍的總兵官,麾下有守陵軍五千六百人,這一仗能不能堅持到最後,他的決心是關鍵,他站出來表態:“御史大人,我錢中選誓與顯陵共存亡,賊寇想要踏入顯陵,除非從我身上踩過去!”
副將徐橘德也表態:“我徐橘德願與顯陵共存亡,為了顯陵,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李振聲滿意道:“二位仁兄有此決心,我李振聲願與二位同進退,軍事上還要請二位多多謀劃。”
錢中選道:“顯陵四周的城牆就屬外羅城門最薄弱,如果賊寇來攻,一定會從那裡攻進來,我們應該加強那邊的防守。”
顯陵有外羅城門,大紅門西側有一池水,陵中稜恩殿前還有一池水,這兩池水分別稱為“外明塘”和“內明塘”,前者橢圓形,後者正圓形。一條拐了五道彎的水道自北向南穿陵區而過,注入陵西的莫愁湖。
外羅城門前端進口處因外明塘影響,外羅城有豁口近百米。為加強對陵寢的保護,顯陵衛在進口處和緊貼外羅城之外架起木柵,拱衛顯陵安全。
李振聲略有所思:“錢總兵所慮甚是,那裡只靠一些木柵是阻擋不了賊寇的攻勢的,還請錢總兵多費心思,加強外羅城門的防守,我也要召集一些人去那裡加強防守。”
李振聲所憂慮的是他到底能夠召集到多少人,因為在他手下的護陵人只有三四百人,大多年歲已高,能不能組織起二百人的隊伍,他心中都沒有底。
錢中選和徐橘德回到軍營,就把人馬拉到外羅城門駐紮,並對木柵進行了加固。
“錢將軍,我們能守得住嗎?”徐橘德無不擔憂地問錢中選。
錢中選底氣也不足,他嘆了口氣,道:“事在人為,我們盡力吧!”
“是不是派人去承天府請求援兵?”
錢中選搖頭:“請求援兵之事,御史大人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不需要我們再勞心了。我看這樣,你多派些兄弟出去,打探一下賊寇的動向,我們也好有個對應之策。”
“好的,我馬上就去辦。”
……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七月十一日這天,徐橘德派出去的兄弟回來稟報,不得了,賊寇來勢很猛,水陸並進,有三四十萬人(實則二十一萬而已),正向承天府而來。
其中一人繪聲繪色道:“不得了,我都看見了,他們的大船呀,又高又大,那個船呀有五六層呢,每層都有大炮,我這一輩子還從未見過這樣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