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一號”是高峻山的襄陽造船廠下水的第一艘大船——三桅炮船,這艘三桅炮船可容納五百人,長二十五丈,上面裝有紅夷大炮十二門,千斤佛郎機五十門,因為在襄陽所造,所以命名為“襄陽一號”。這次東征,“襄陽一號”就成了高峻山的指揮船。
漢水岸邊,一個新修的碼頭,“襄陽一號”停靠在碼頭等待著起航,高峻山站在“襄陽一號”的最高層的甲板上,看著下面的船工在收跳板,緊跟著大副開始起錨,高峻山能夠清晰地聽到鐵鏈的撞擊聲,然後,船就開始緩緩地動了起來。
“秦王,船已經起錨了,我們還是回到船艙去吧!”護衛長孫可望提醒著高峻山。
高峻山一指遠方的田野,對孫可望道:“你看,多美呀!綠油油的一片,都是剛插上的秧苗。我要多看它們幾眼,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它就是黃橙橙的稻穀了!”
孫可望感嘆道:“是呀,今年豐收在望,望著這綠油油的稻田,如果我的家鄉也像這裡一樣,也許我就只會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囉!”
高峻山玩笑道:“瞧你這出息!”
此時,船工扯起了風帆,整個江面數百條船隻順水而下,浩浩蕩蕩。
“秦王,風大了,還是回到船艙休息吧!”孫可望請求道。
“好!我們就回船艙去。”高峻山邁著大步走回船艙……
這條船一共有五層,最低一層是槳工艙,船艙內的兩邊分別安裝了一排大槳,每排共有二十把大槳,這些大槳都安裝在堅固的機械大臂之上,當槳工們搖起大槳的時候,就會驅動大船前行。
搖槳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若是普通的成年男子連續搖上數十下,臂膀痠軟無力不說,肌肉可能都會被拉傷,只有這些專業的槳工才能做到持續搖槳一二個時辰。如果要保證船的持續動力,槳工們必須分班搖槳,所以,光是槳工就有七十人之多。
倒數第二層是底艙層,也叫儲藏艙,主要是存放供應全船人員的給養及一些救生物品。
這兩層設計得比較低矮,主要是為了節省空間。
第三四層便是戰鬥艙,每層分別置有十四門左舷炮、十四門右舷炮,第三層還有三門前置主戰炮、三門後置主戰炮。主戰炮為二丈長巨型紅夷鐵炮
第五層是指揮艙,船長就在這一層,分為前艙和後艙,前艙為駕駛艙,內有舵盤,是船長、舵手、瞭望手操控大船行駛的地方,後艙為休息艙。
因為前艙是這艘船的心臟,所以前後都加裝了鐵板,可防箭矢和炮彈的傷害。由於當時的鐵非常奇缺,只能將駕駛艙保護起來。高峻山後期的這類船,由於鐵礦得到大量開發,所生產出來的戰船,全用鐵板進行了封閉,並且加裝了蒸汽機,成為橫掃東南亞的鐵甲船了。
高峻山進到後艙的休息室,在休息室內有高峻山的包間,包間雖然簡陋,但與十二年的戎馬生涯來比,那可是奢侈多了,以往高峻山都是在馬背上行軍作戰,今天出征,卻是坐在包間裡,日曬不著雨淋不到,好不愜意!
他坐在太師椅上,喝了一口清茶,然後閉目養神,“襄陽一號”在微波的漢水上盪漾,微搖的太師椅把他送上了神仙似的境界,在搖晃中陷入了沉睡之中……
他不知睡了多久,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一陣撲鼻而誘人的香味勾起了他的食慾,他聞到了他最喜歡吃的油燜大蝦,斜眼一看,果然有一碟油燜大蝦放在包間的桌子上,他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
坐在門邊的孫可望看高峻山起身了,忙說道:“秦王醒來了?廚師剛剛送了午飯上來,您趁熱快吃吧!”
高峻山美美地享受完他的油燜大蝦午餐之後,便請周文江過來議事。周文江就在高峻山的隔間,聽到高峻山的傳喚,他立即出現在高峻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