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十分恐慌,他神色緊張的告訴高峻山,昨天清晨起來汲水,他們看見東方霞光燭天,眾僧無不驚慌,更無一人敢出寺院,都躲潛在寺內伺看東方,霞光之下,只見麒麟浮出潼水,這麒麟在岸邊嬉鬧了半炷香的工夫才隱去,緊接著色彩斑斕的霞光也隱退而去。
高峻山問:“是你一人所見還是眾僧都見著了?”
“都見著了呀!要不怎麼,一見到你們都一齊往山下跑。”
“這又何解?”高峻山問。
主持回答道:“這是要改朝換代的預兆呀!”
高峻山還是不明白:“就是要改朝換代,你們瞎跑什麼?”
主持道:“貧僧也難於言明,總之,見到你們大兵進山,我們就害怕。”
高峻山安慰道:“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我們不會騷擾的。”
他安撫了這些和尚之後,就去找寶圖上的位置,果然在山中的一塊石碑前面,找到半張寶藏圖所繪製的地方。
這裡四處都是崇山峻嶺,只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真龍門三個大字,旁邊還有一行小字,因為雨水的沖刷,看起來模糊不清,依稀可以辯解,但是很奇怪,上面的字,一行橫著,一行豎著,而且都是些不著邊際的話。
橫著一行寫著文王始當馬車伕,豎著一行的字,字數不多,但是卻從石碑上面寫到了下面,寫著:始皇統一度量衡。
正當高峻山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位六十歲上下的引路官員,在他面前拱手施禮,然後猶豫不決地說道:“秦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高峻山很有禮貌地向這位老先生回禮,道:“先生有什麼發現,但說無妨,就是說錯了也不礙事。”
這位上年紀的官員一指石碑:“秦王,這文王拉車,將姜子牙置於車上,拉的是二百步,而這始皇統一度量衡,看那個石碑的長度,老臣目測是一丈。因此,臣以為,這藏寶之地,就是往前二百步,往下一丈之處。”
高峻山一聽,不由得大喜,連聲說道:“有理!有理!”
於是他連忙向前走了二百步,然後用戰靴在地上用勁地踩踏了一陣,當踩踏一處草叢的時候,好像泥下面的泥土有鬆動的感覺,他急忙下令,要人在他腳踩過的地方向下挖。
命令一下,眾人七手八腳地在高峻山指定的位置挖了起來,果然,當往下挖到一丈深的地方,碰到了一塊大石板。
挖開大石板上面的鬆土,高峻山跳在了石板上,蹲下身,敲了敲石板,很明顯下面是空的,說明這是一個洞口。
“把石板掀開!”高峻山命令。
石板很快就被掀開,露出一個地道口,孫可望打著火把第一個下了地道,在地道地下,是越走越黑,走了一段路,只見有一塊大石門,他推開石門,不由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