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居等人聽說河南已經發展到五十萬人馬,人人欣喜若狂,決心打好漢中這一戰。
唯有王自奇不高興,他問高峻山:“秦王,那麼我呢?”
高峻山道:“你繼續留在川南,張化龍和王尚禮去了漢中,你就要獨自承擔起川南的擔子。川南不能亂,川南一亂,這個四川都很難收拾。”
王自奇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他信心滿滿地向高峻山保證:“秦王放心,有我王自奇在,川南一定不會亂。”
高峻山對三位武將道:“你們趕緊回去準備吧!”
三人退出承運殿後,高峻山與田文居和邵捷春繼續商議中斷了的議題。
高峻山道:“周世臣部發展到五十萬人我也沒有想到,肇復(邵捷春字),你身上的擔子更沉重了!”
邵捷春表態:“為了秦王,我一定按時交付一千萬石糧。”
高峻山解釋:“不是為了我,是為了華夏的興亡。現在韃子在北方對我虎視眈眈,大有滅我華夏之心,我大漢民族再不奮起,早晚被他人奴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你堂堂一省之巡撫!”
“一語驚醒夢中人!秦王,我邵捷春竭盡全力,也要在一年之內交齊一千萬石糧!”
高峻山擺擺手,笑道:“肇復,你又錯了。”
“我又錯了?”
“你當然錯了。”高峻山嚴肅認真道,“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我讓你做四川巡撫,不是要你竭盡全力去納齊一千萬石糧,而是要你把心撲在百姓的身上,為他們著想,幫助他們發展生產,老百姓有得吃了,你還愁收不上糧食?如果你只顧橫徵暴斂,把老百姓逼的逃荒要飯,扯旗造反,這樣我跟朱由檢有什麼區別?你叫百姓怎樣支援我們?”
邵捷春算是受教育了,有一支一心想著百姓的軍隊,這樣的軍隊不打勝仗才怪。習慣了官場上一套的邵捷春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他先是愣在那裡,然後才道:“捷春謹遵秦王教誨!”
田文居擔心:“如果一下收上來上千萬石的糧食,運輸是個大問題呀!”
高峻山道:“運輸的事情由後勤司去解決。現在我們的地盤大了,就要重視水陸交通網的建立,把陝、蜀、楚、豫之間的道路有機地連線起來。這個問題,肇復你應該重視,你先把熟悉這方面的人召集起來,籌建一個機構,我會派崇文弟子來協助你的。”
其實,高峻山作為一個穿越者,早就有修路建碼頭的打算,只是條件不成熟,沒有提到日程上來。佔領成a都後,他就意識到建立水陸交通網的迫切性,這件事又不能交給後勤司去做,所以,他在重慶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一個水陸司,其職責就是修路、建碼頭。
高峻山把權利機構都集中在崇文弟子手裡,像邵捷春這樣的地方官員,只是執行者而已,高峻山給他們的權力是有限的,雖然名義上還是四川巡撫。
限制他的就是高峻山設定的四部,及其屬下的幾個司,司的權利是與巡撫平行的,因為它屬於中央,這就高了巡撫半級。
沒有辦法,戰爭年代他必須牢牢掌控權利,今後他會逐步給巡撫放權的。
佔領了成都之後,高峻山把黃雲發獻給他的寶圖拿出來叫四川官員辨認,有人認出這是梓潼縣龍江寺的風景。
高峻山立即帶上張從、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馬金前往梓潼縣,上了龍江寺,龍江寺的僧人一見到高峻山嚇得就往山下跑,高峻山的兵馬把僧人抓回來之後問明逃跑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