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我的女朋友是九叔傳人> 第兩百一十九章 看不透的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一十九章 看不透的結局 (2 / 3)

再看整個事件的後果,小孩子們一個沒死,人民一個沒死,國王也沒死,只死了一個狐狸精,最後大家還坐在一起吃飯,簡直是皆大歡喜:

當時敘了坐次,壽星首席,長老次席,國王前席,行者、八戒、沙僧側席……

那麼他們到底在搞啥子鬼呢?

其實壽星這是在替如來佛祖考驗唐僧,要解開這麼謎題,就得從孫悟空假冒的唐僧,到底掏出了幾顆心?

而這十七顆心中,偏偏沒有國丈想要的黑心,那麼這個國丈為什麼要唐僧的黑心呢?

我們看唐僧這一路走來,萌生了太多的心思,當初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兒,那就是狠毒心;在通天河執意要西去,不顧陳家莊人民的死活,那就是利名心、不善心;在女兒國不假思索就要孫悟空去尋落胎水,那就是殺害心;類似的事情太多了,包括在比丘國,他還擁有一顆恐懼心:

忽聞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竅煙生,倒在塵埃,渾身是汗……三藏戰兢兢,爬起來,扯著行者,哀告道……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那三藏聽見行者現了相,在空中降妖,嚇得魂飛魄散……

類似的太多了,我們英勇神武的唐僧怎麼在比丘國變成這個慫樣?要知道接這個活也是唐僧接的,怎麼一聽說國丈要他的心,把他嚇成這個熊樣?

其實對他的考驗不僅僅是這些,雖然他過了憐憫心這一關,願意救這些孩子,但是恐懼心是沒有過的。在朝堂上還有一場精彩的辯論,這個辯論我在後期的文章中會專門拿出來講的,這場辯論的主題就是佛道到底哪家是好的?

但是唐僧稀里嘩啦說了那麼多,並沒有一句說到點子上,而且他引用的經典卻都是道家經典,難道他不一心向佛?

再有,最後他們成為了祭祀的神,硬是待了個月的時間,難道唐僧忘記了當年自己在通天河執意要走的事?怎麼到這裡又不急了?

一擁回城……這家也開宴,那家也設席……將有個月,才得離城……

整場考驗,唐僧是不合格的,甚至都沒有膽量去跟國丈對峙,嚇得願意做孫悟空的徒弟,最後用尿泥糊臉裝悟空……

隨著西天越來越近,想不到已經取經十來年的唐僧,還是毫無長進,也難怪最後在凌雲渡,已經取代孫悟空的六耳獼猴會把唐僧推下水淹死?因為他實在是爛泥糊不上牆,達不到成佛的標準啊!

佛祖尚有割肉喂鷹的舉動,而唐僧卻不肯用一命換1111命,這個形象怎麼能高大上?

在比丘國,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白麵狐狸精了,那麼她又是什麼來路呢?跟鹿精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比丘國其實就是壽星坐騎白鹿精,替如來佛祖考驗唐僧是否有一顆佛心,可是考察的結果讓大家非常失望,唐僧還是那個唐僧,貪生怕死,沒有成佛的覺悟。

包括他之前的犯戒多次,在比丘國也沒有表現出憐憫心,在朝堂上跟白鹿精的佛道論也沒有說到點子上,甚至引用的竟然是全真教的典故,當然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一點:

佛祖尚有割肉喂鷹的舉動,而唐僧可以用一顆心換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孩子的命,可惜他退縮了,沒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覺悟,也表明他無法成佛。反而是“孫悟空”,趁著這個機會展現了自己的十七顆心,讓佛祖非常滿意!

在比丘國,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人物,那就是白麵狐狸精,她被忽略到連一句臺詞都沒有的地步,卻成了眾人的替罪羊,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前面我也講過,比丘國的白鹿精就是壽星安排下來的,而壽星又是聽從瞭如來佛祖的安排,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

包括土地的話,也揭示了這裡發生的一切確實是設計好的:

土地道:“……大聖想是自比丘國來的?”

孫悟空一提清華莊的名字,土地就知道他是從哪來的,可見,土地是知道這個妖怪的蹤跡的:

土地叩頭道:“望大聖恕罪……如我洩漏他事,就來欺凌,故此未獲……”

這也是非常奇怪的地方,他說的“事”自然就是白鹿精的秘密之事,可是這麼秘密的事,白鹿精竟然告訴了土地?

顯然這裡的土地也是一個演員角色,就跟我們玩遊戲時的指路人一樣,告訴了孫悟空如何開啟清華莊,什麼左轉三圈,右轉三圈的!

等孫悟空進了洞府以後,發現白鹿精正抱著個美女,喘噓噓的:

齊聲叫道:“好機會來!三年事,今日得完,被那猴頭破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