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現在的朱由檢,幾乎是被東林黨給拿捏住了,沒辦法啊,閹黨是他自己剷除的,所以這後果自然也只能由他自己來承擔了。
再加上平叛工作一直不順利,李自成幾次三番的死裡逃生。
除此之外,還有北方的皇太極不斷騷擾入侵大明邊境,此時的大明儼然已經陷入了兩線作戰,內憂外患的境地了。
內部起義叛亂不斷,外部又有野心勃勃的皇太極在虎視眈眈。
其實皇太極此時的野心,那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他就是覬覦大明的土地。
時時刻刻都想要給大明致命一擊,而後取而代之。
如此情況下,朱由檢能做的只能是極力防禦,由此也就導致了軍費的暴漲。
在朱由檢時期,明軍的軍費開支高大兩千萬兩以上。
而且要知道,此時的大明天災人禍不斷,兩千萬兩對這時候的大明,已經是一個極其難以負擔的數字了。
再加上,這些軍費實際上還根本不可能原原本本的到眾多士兵的手上。
從朝堂開始,各級官員層層盤剝下來,兩千萬的軍費實際上又能有多少真真實實的發到士兵們的手上呢?
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朝廷之上還有人貪錢。
而這些人,其實無一例外,都是朱由檢所寵幸的東林黨官員。
如今朝堂被東林黨把控,這些人自然是肆無忌憚的發國家財了,根本就不在乎局勢的危機。
而且,因為沒有了牽制,東林黨斂財的手段和貪心程度,簡直比之前的魏忠賢還要讓人震驚。
每年朱由檢省吃儉用,就為了極大程度的保證軍費的開支。
但是實際上,底層的那些士兵們,卻根本就沒有拿到錢。
長此以往,士兵們自然不願意了,很快軍中就發生了譁變。
好不容易鎮壓之後,朱由檢又中後金計謀,冤殺了袁崇煥。
袁崇煥可以說是抗擊後金的支柱人物,乃是朱由檢登基之後親自啟用的一員大將。
所以對於朱由檢,袁崇煥也是忠心耿耿。
當時,因為各種原因,袁崇煥在朱由檢手下的經歷也極為的波折,幾次罷免,幾次啟用。
可即便如此,袁崇煥依舊在遼東成為了抵抗後金的第一道方向,成為保護大明北方邊境的一道強有力的屏障。
皇太極幾次率軍來攻,都被袁崇煥擋住,可以說,袁崇煥早就已經是皇太極的心腹大患,做夢都想要除掉他。
若是遼東沒有袁崇煥坐鎮,那麼皇太極恐怕早就打進來了。
所以皇太極一直都想要除掉袁崇煥,而很快這機會就來了。
崇禎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千六百二十九年十一月,皇太極舉兵數十萬,分別從龍井關,大安口突然殺入大明國內。
這兩大關口是大明北方邊境的重鎮,可是皇太極這一次卻是極其輕鬆的就突破了這兩大關口。
突破邊境之後,皇太極率兵直奔大明京城而來,袁崇煥得知訊息,不敢又絲毫耽擱,率軍前來救援。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