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長安城的太陽已經變的有些毒辣起來。
群臣站在大殿上,都感覺有些熱。
李世民也熱,他的臉頰那裡,不時有汗水順著流下。
李世民與群臣商議了一點其他事情後,便有人把話題扯到了河南道饑荒的事情上。
“聖上,河南道鬧饑荒,此事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儘快派出欽差,前去賑災才行啊,請聖上早日決斷。”
一名官員將這件事情提出來後,太子李承乾最先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願意擔任欽差,前往河南道賑災。”
李承乾這話說出來後,李恪也連忙站了出來,道:“父皇,兒臣也願意去河南道賑災。”
兩個人這樣站出來後,就已經有了針鋒相對的意思了,畢竟欽差就一個,兩個皇子都想去,那讓誰去的好?
而就在眾人考慮著如何站隊的時候,李泰突然站了出來,道:“父皇,河南道的饑民正在向長安城趕來,長安城這裡,必須做好應對災民的準備才行,兒臣願意領此事,安頓好那些從河南道來的饑民。”
這話出口之後,眾人都愣了一下,本來大家以為李泰也會去河南道賑災的,誰曾想他只是想在長安城救助難民,不過,等大家看到李泰那肥胖的身軀,來回動一動就要喘息一下的時候,眾人頓時也就都有點釋然了。
就李泰這個樣子,要他去河南道,那比殺了他都讓他覺得難受。
三個王爺這樣都開口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後,朝中群臣立馬便開始說了起來。
“聖上,臣覺得此事可以交給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是我大唐儲君,應該知道百姓疾苦才對,而且太子殿下能力出眾,要解決此事,並無什麼困難的。”
“不錯,不錯,臣也覺得太子擔心去負責此事十分的合適,太子殿下仁慈愛民,一定會救助那些百姓的。”
“…………”
朝中,支援太子李承乾的人不少,經過那一次蛻變之後,現如今的太子李承乾早已經今非昔比了,在這京城的朝堂上,他的勢力絕對不必其他人弱。
不過,朝中有人支援太子李承乾,也有人支援李恪。
“聖上,臣以為此事,蜀王李恪去辦比較合適,蜀王殿下作為大唐皇子,裡應該為大唐辦事,為聖上排憂解難,太子殿下作為儲君,怎麼能隨意離開長安城,要我說啊,太子殿下應該在京城救濟那些難民,河南道的事情,就交給蜀王殿下就是了。”
“極是,太子殿下和蜀王殿下,完全可以分工這件事情啊,臣覺得蜀王殿下去河南道,太子殿下在長安城賑災,很合適。”
李泰想要佔便宜,那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李恪的人很快就要讓太子李承乾跟李泰去爭長安城的賑災權。
而李恪的人這樣做之後,李泰的眼眸就凝了起來,本來他以為沒有人跟他爭這個的人,河南道的事情就讓太子李承乾和蜀王李恪爭去。
可誰曾想李恪的人竟然這般奸詐,竟然想把太子給扯進來,與他進行爭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