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永遠都不缺種地的人,哪怕後世那種已經十分發達的時代都不例外,因為糧食是根本,種的人少了,糧價自然上漲,種地也就能賺錢了,那時肯定有人去種地。
而且經商是需要頭腦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經商。
秦天這樣說完,仍舊遭到了一些人的攻擊,李世民坐在龍椅上思慮著,如果經商和農耕可以並重,這對他們大唐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想著現在大唐需要富強,也許可以試一下,實在不行,再製止也行。
思慮過後,李世民擺了擺手,道:“好了,朕同意秦愛卿的觀點,我大唐還是要鼓勵經商的,秦愛卿繼續說下去。”
李世民開口,高士廉等人雖然有點不忿,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悻悻然退去,任由秦天繼續說。
秦天道:“聖上,除了人才和鼓勵經商外,臣以為最為重要的,就是提高我大唐兵力了,兵力不強,何以滅突厥?”
這話出口,倒是沒有人反駁,畢竟這是所有人都公認的一個事實,只有大唐的兵力強大了,這樣,要滅突厥的話,才會更容易。
其實秦天說的這些都很簡單,容易理解,就是人才和財富,有了這些之後,就可以強兵,只要兵強,大唐將所向披靡。
“秦愛卿說的不錯,那對於強兵,你有何看法?”
“聖上,臣以為,當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強兵,第一,就是我大唐將士的身體素質,這個不可荒廢,必須勤加練習,讓將士的體質增強,這樣才好在戰場上廝殺,第二,就是增強兵種,我大唐騎兵、步兵、弓箭手都有,但數量並不是很多,騎兵和弓箭手除了不多外,工具也比較差,所以第三點,就要提高這些工具,騎兵,我們要用最好的戰馬,弓箭手,我要用最好的工匠,就連步兵的兵器,也必須改進。”
這話出口,群臣仍舊無話可說,因為秦天說的這些都是事實。
突厥的騎兵十分強大,他們大唐的步兵遇上,基本上就沒有多大的勝算,就是他們大唐的騎兵遇上突厥的騎兵,也要落下風。
步兵,弓箭手等等,相對來說都不是特別的強,跟突厥都差著一截,這樣的話,就算他們大唐人數與突厥相當,就算他們善於利用陣法和兵法,但想要取勝,卻也並不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只有在各項情況下都比突厥強悍,他們才有在決戰的時候,有勝利的可能。
秦天在大殿上說著,很快,強唐的綱領就漸漸清晰起來,而聽明白這些綱領之後,大家就彷彿有了目標,有了方向一樣,就想吃了強心劑,定心丸,終於不那麼憂慮了。
秦天把所有的情況都說的差不多了,不過有一些他認為很重要,但是並沒有說,那就是有關各地藩王的情況。
各地藩王對大唐來說的確是很有利的,至少勤王以及維持各地的穩定都很有幫助,但藩王不歸心,卻也不利大唐,這樣讓大唐在對外作戰的時候,還需要提防這些藩王從內部咬一口。
所以秦天是想把削藩也給說出來的,不過削藩是大事,在李世民的兵沒有強大起來之前,恐怕說多了無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