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舉選拔人才這點說完之後,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道:“秦愛卿繼續說下去。”
秦天頷首,道:“再有就是鼓勵經商,只有頻繁的貿易往來,人能夠讓我大唐更加的富強,才能有更多的錢財流入,有了錢財,自然是可以強兵的。”
一個國家能不能強大,是不是富有,其實很多時候,看的就是他們的商業是不是很繁榮強大,只有貿易的往來,才能夠真正的富強一個國家。
秦天這句話說完,整個大殿卻是突然安靜了下來,但這種安靜很快被一個人給打破。
高士廉站了出來,他望著秦天呵呵一笑,緊接著說道:“聖上,臣不同意秦天所說,經商的確是可以繁榮我大唐的,畢竟我們所需要的各種東西,都是透過貿易往來得到的,只是,臣不同意鼓勵經商,我們還是要鼓勵農耕,壓制商人的,不然,很多百姓都去經商了,無人從事生產,我大唐的糧食勢必短缺啊,那個時候,又如何是好?”
重商的話,恐怕就要傷農,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個慣性想法,畢竟,農民一年辛苦勞作,才掙幾個錢啊?
但如果經商的話,可能稍微倒騰一點東西,半個月一個月,就比自己一年賺的都還要多。
商人趨利,百姓也趨利,那些農民看到經商賺錢,而且做商人還有地位,那他們肯定都會有經商的打算。
久而久之,很多土地勢必荒廢。
沒有人種地,糧食就不夠,糧食不夠,大唐就要出大問題了。
所以,高士廉站出來後,很多大臣也都紛紛站出來附和。
“聖上,我華夏大地,千餘年來都是重農輕商的,這個規矩萬不可廢。”
“是啊,請聖上要考慮清楚。”
“…………”
不少大臣站出來反對,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也很是糾結,鼓勵經商,高士廉說的那些問題是真的有可能出現的。
但若不鼓勵經商,想要短時間內強大大唐,富強大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整件事情有兩面,令人十分的糾結,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秦天站在大殿上,並沒有急著反駁,直到眾人都說的差不多了,他才站出來,道:“聖上,臣說鼓勵經商,可沒說要輕農啊,臣的意思,經商和農耕要並重。”
“呸,說什麼並重?經商賺錢比種地賺錢要快多了,那個時候,可不是你並重不併重就能夠解決的。”
“就是,那些農民也不傻,如果經商更賺錢,他們願意繼續種地才怪。”
“趨利啊,人都趨利,你秦天到底懂不懂這些?”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指責秦天,秦天卻只淡然一笑:“這個世上,種地的人有很多,有一些人就只會種地,這些人口,完全足以支撐起我大唐所有的土地,而且,到時候可以出臺一些政策,讓百姓種地更有保障,如此的話,不愁沒人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