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若是隻有這樣,可完全震懾不到高姓修仙者。舉個旗子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就在旗面展開的一瞬,高姓修士的眼中,看到了某樣不該出現的異物。
只見,趙謙高舉的旗幟之上,正插著一個黑乎乎圓滾滾的東西,與巨旗極不搭調。
待到高姓修士看清楚所插之物,他的五官都扭曲了起來。一聲暴喝從此人口中傳出:“弟弟!”。
沒錯,旗幟之上插著的,正是那個以持戟郎身份,潛伏於朝廷軍營之中的鍛元境修士,高姓修士的弟弟的人頭。
就在這時,潑天箭矢,如狂風驟雨般朝著蒙江一岸齊射而來。
號角聲響起,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雍州外圍大戰激烈開啟之時,雍州州城中,正在進行著另一項重要的事宜。
原孤鴻院的一處空地之上,此時建起了一座圓形祭臺。
祭臺位於空地正中間,直徑兩丈半。整座祭臺被紅布包圍,四周架著四面大鼓。倒是與比武的擂臺相像。
祭臺正中間,擺有一張供桌。供桌之上,除了擺滿瓜果外,還有蓮子棗子桂圓等物。供桌正中間,豎著一對龍鳳蠟燭。供桌兩旁,擺放著兩張太師椅。但是椅子上並未坐人,而是一側擺著一柄劍,另一側放著一卷書。
供桌正前方,供奉著一副等人高的繡像。這幅繡像之上繡著一名頭頂蓮花冠,身披金縷衣,腳踩一隻紅色甲魚,手持一柄翠玉鐧的長鬚老者。
奇怪的是,繡像上的形象,與俗世所知的任何一位神祇仙家都對不上號。
此時,這裡的氛圍異常歡騰。
此處,除祭臺外,整個空地的每個角落也都是張燈結綵。圍坐在祭臺四周觀禮的江湖人約有上百之眾,這些人所坐的椅子,亦都被紅紗蓋住。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和諂媚的笑容。
鑼鼓聲震耳欲聾,隨著一串鞭炮聲響起,宣示著南趙劍聖,天下盟盟主程雁北和李菀卿的結親大典即將開始。
“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
惟天地以闢,萬物滋養於斯,日受其精,月潤其華,天理之奧含於其中,人以婚姻定其禮……”隨著司儀口中的唸唸有詞,現場瞬間安靜了下來。
在一番不知是禱告還是賀詞的言語結束後,悠揚的宮樂響起。
在一眾江湖人的注視之下,數十名侍者手持火燭、祭祀器皿、胙肉等各式物件,進入場中。各十二名男女侍者來到祭臺兩側,分兩旁站立。
“請新人!”待到男女侍者站定,司儀用尖細地嗓音拉長調子喊道。
話音落地之時,在眾人的注視下,兩道紅色的身影被迎入了場中。沿著一路鋪就的紅毯,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裡。
男子鬚髮皆白,滿面皺紋,狹長的雙眼神瑩內斂。雖然已是耄耋老人,但氣勢威壓卻遠比在場的所有人強盛。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盟盟主,南趙劍聖程雁北。此時,能明顯看見老者臉上難掩的喜色。
在程雁北的身側,有一女子頭戴鳳冠,身披硃紅色緞錦拖地長裙。女子身材高挑,即便禮服厚重,也難掩其凹凸有致的身材。容顏更是絕美無雙。
觀禮的一眾江湖人嘴上不敢胡言,心裡可都是思緒萬千。
男人們暗自嚥了咽口水,心中對程雁北的豔福是羨慕不已,一時間,徹底忘卻了李菀卿被人非議的身份。
女人們則是各有不同。有人因羨慕李菀卿絕美容顏而自慚形穢的,也有人在心中暗罵“禍國殃民的狐狸精”的。
紅衣女子,自是結親大典的女主角李菀卿。此時的李菀卿,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看不出心裡在想什麼。
李菀卿行走江湖向來不施粉黛,光憑素顏,就豔冠南趙江湖。此時的她,臉上飾以薄黛,唇上抹著鮮紅似血的胭脂。與往日那個以清冷形象示人的孤鴻院師叔祖截然不同,是另一番絕美的風光。
只有一個人,看出了此時這絕美的面容中,隱藏著濃烈的哀怨與悽絕。
李菀卿被兩名像侍女一樣的女子攙扶著向前行去,看似沒有異常,其實這兩名女子哪裡是攙扶她的侍者,而是挾制她的監視者。
程雁北卻是昂首挺胸,宛若青年一般,大踏步徐徐前行。
就這樣,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兩道紅色的身影,向著場中的祭臺緩緩走去,結親大典正式開始了。
人群之中,有一雙眼睛,同時蘊含著冷冽的殺意和玩味的戲謔。他所注視的不是結親大典,而是滅亡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