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18章 將軍夜引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章 將軍夜引弓 (3 / 3)

另一伍正和兩個賊人對峙,孫一帶隊就向那二人壓過去。

跑開的土匪繞了大圈,想從側面攻擊,卻被兩側的提刀邊兵頂著。

局面一下變成了兩個伍前後合擊二人,三下兩下,兩位就掛了。

除了兩個坐在地上胸部中箭的,站著的土匪只剩下三個了,其中一個還右臂有傷。

三個土匪互相看看,突然撒丫子撤了。

“撲通,撲通”,從附近樹上又跳下兩人,拔腿就跑。

孫一沒讓追,問“尕李廣”,“還能射箭嗎?”

“尕李廣”點點頭,取下背上的弓。

孫一開啟手電,罩住一個逃跑的賊人,那賊人嚇的哇哇大叫。

“嗖兒”的一聲,一隻箭沒入土匪後心。

孫一手電光換向另一個賊人,被白光罩住的賊人哭了,連滾帶爬地往遠處跑。

“尕李廣”揚起弓,一箭吊射,一個優美的拋物線,箭射中賊人大腿,賊人撲通跌倒,放聲大哭。

剛剛逃跑的三個農民又回來了,夥著其它莊稼漢,一起“敲打”地上兩個重傷的賊人。

王二牛恨恨地喊道:“我認識他們!是馬三的人!”

孫一拿起衝鋒衣上的救生哨,放到嘴裡,尖銳刺耳的哨音立刻劃破夜空。

孫一下令:“全營抓捕馬三!”

————————

參考資料(與情節無關,不感興趣的讀者可跳過)

弓箭

弓箭作為古代軍中遠端大殺器,每朝每代都有嚴格的規制。

以最為重視弓箭的清朝為例,清朝規定弓的強度單位為“力”,北京土話稱“勁兒”。每“勁兒”九斤十二兩,合5.89公斤,或13磅。

弓按照“勁兒”的大小,分為馬弓、步弓、硬弓。顧名思義,馬弓騎著射,步弓站著射,而硬弓,等於現代的“拉力器”,在武科舉中是和重刀、石鎖歸為一類,合稱“弓刀石”,是考校力氣的,不是用來射箭的。

馬射,步射的清代武舉的考試標準弓是馬三步五(馬弓三個勁兒、步弓五個“勁兒”),想用更大勁兒的弓不管。

至於軍中實戰的步弓,早清是八個“勁兒”,乾隆改為六個“勁兒”。

超過十個“勁兒”,就屬於硬弓。十個“勁兒”剛好是“一石”,所以有“一石硬弓”的說法。

明初朱元璋下發的軍隊訓練考核標準(出自《明史》):

“射以十二矢之半,遠可到,近可中為程。遠可到,將弁百六十步、軍士百二十步;近可中,五十步。”

朱元璋的一步是65厘米左右。

由此,步弓:遠射將弁104米~軍士78米,要求50%到達;近射32.5米,要求50%準確

清朝武舉弓箭的考試標準(清朝一步為1.6米):

馬箭,康熙年間規定:“豎立三把,各離三十五步,務要放馬跑圓,三回九箭,中四箭者合式。”——56米。

步箭,康熙初年立射80步外的布靶,發9箭,中一箭為合格。——128米,只要求中1/9。

康熙三十二年,兵部得旨,“步箭大把以八十步為則太遠,善射之人多致遺棄,嗣後著改為,五十步以中二箭為合式。”——80米,2/9及格!

乾隆二十五年,“又向來考試遠把以五十步為程,改三十步,每人各射六箭以中二箭者為合式”——48米,命中率要求1/3。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