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閉了手電,轉腕指向第二個賊人,果斷地開啟燈柱。
“嗖兒——”,“噗!”賊人捂著胸退後兩步。
“好箭法!再來!”
孫一第三次把光柱罩住一個賊。
這次箭飛出去的有些遲鈍,“噗”地扎進了賊人右臂,居然來了個對穿。
“再來!”孫一喊道。
“爺,不成了。”
孫一扭頭一看,“尕李廣”弓已經耷拉到地上,右臂直抖,右手還在哆嗦著向箭壺裡摸索。
“臨敵不過三矢。”
孫一腦子裡飛快地閃過一句話。
眼前的賊人彷彿被這三箭惹惱了,吶喊著飛跑過來。連右臂中箭的賊人,刀交左手,愣楞神也衝了過來。
孫一深深地感到弓箭的殺傷力有限。
孫一卻不知道,眼前的賊人是打老了仗的。這時要是轉身跑,那就是把後背讓給了對手,咬著牙拼上幾條命纏上去才有活路。
而孫一對弓箭,則是被武俠小說誤導了。
後世一左一右為兩步,明末清初為一步!
“尕李廣”的步弓,是八力硬弓,每力九斤十二兩,摺合現代47.12公斤。開弓一次,等於一隻胳膊要拎起兩大袋麵粉的重量;連開三次,邊軍連飯都吃不飽,“尕李廣將軍”力竭矣!
短時間速射,要求提前整理好箭羽。蒙古射法一次三箭,三箭之後就要重新花時間拔箭理羽,所以“尕李廣”把所有力氣都用在這三箭上了。
說時遲那時快,兩撥人馬登時撞在一處。
孫一沒帶兵器,他原以為靠手電和弓箭就能制住這幫土匪。沒想到土匪反而更兇殘。
沒辦法,孫一隻好以手電為武器,指東打西,指示手下一伍的攻擊目標。
但人不是動物,動物被照瞎了眼本能地會發愣;人被晃瞎了眼,會瘋狂地揮舞兵器護住自己;而且隨著手電光不時亮起,人眼會越來越適應!
孫一這邊正在纏鬥,王二牛那邊一下子崩潰了。
畢竟孫一面前已經有三人中箭,其中二人重傷,王二牛前面的土匪還是生力軍。二牛的人馬本來就是邊軍和農民混編,這時沒有了莊稼被燒的刺激,見土匪不顧一切衝上來,二牛這伍中的三個農民就被嚇破了膽。
一個人嚇得丟了叉子,轉身就跑;剩下兩個農民象被傳染,拖著鋤頭、鐵鍬也跑了。
只留下兩個邊軍和王二牛。二牛端著一隻大叉子,兩腿發抖,衝著前面的土匪直喊,“你別過來!你別過來!”
土匪還真就沒過來。二牛的大叉子,擋住了他的來路,幾次想繞過來,二牛的叉子卻總對著他。
趁這個機會,孫一貓腰拾起地上的叉子,站在二牛身邊。“尕李廣”緊跟著孫一,舉長矛護住二牛另一側。兩個邊軍見了,提刀一邊一個,又結成一伍。
“二牛,穩住!”孫一鼓勵王二牛。
二牛感激地對孫一點點頭。
對面的賊人,繞了幾次,卻沒法前進半步。
二牛的叉子本來就又寬又大,又加上孫一一把叉子,在他面前形成了一個一米寬的路障,不能直接往上撞,又繞不過去。“尕李廣”卻偷個機會,一槍下去,戳漏了土匪的肚子。土匪疼得倒地,邊上一個邊軍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給他一個了結。
“就這麼打!”孫一興奮地喊。
五人在孫一的帶領下,向最近的一個土匪逼去。
那土匪看著越來越近的叉子和長槍,可能是認為沒法對抗,居然掉頭就躲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