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陣型裡發出兩聲,升起兩團白煙。
莫日根和巴特爾兜個圈子,回到陣地。
莫日根威嚴地一舉馬鞭,“都看明白了嗎?”
騎兵眾口一致回答:“明白了!”
“好!”,莫日根把十幾騎分成三組,自己帶一組,巴特爾帶一組,伍長帶一組。
“對手有鳥銃,不要衝地太近!巴特爾,出發!”
巴特爾一聲嚎叫,帶著四匹馬殺了出去。
巴特爾的馬隊剛出去百來尺,莫日根馬鞭指向伍長,“出發!”
騎兵伍長一聲怪叫,聲音比巴特爾還瘮人,又是五匹馬衝了出去。
莫日根一帶馬韁,正要對剩下的六七匹馬下令,一名佩戴著戰士五芒星的騎兵搶先高叫一聲:“老人家,你留下休息吧,且看我們後生殺敵!”
說罷這名戰士帶頭,哇哇咆哮,帶著剩下的騎兵一路怪叫衝了出去。莫日根一愣,笑著罵了一句:“一群小狼崽子!學會本事就不要頭狼了。”
老人心安理得地騎在馬上觀察。
只見巴特爾的馬隊先是直衝嚮明軍陣型,待明軍陣內響起銃聲,馬頭一轉衝向右邊,每人射出一箭,壓著明軍的陣腳掠過。
第二波衝擊隨後就到,騎兵伍長率領五騎直衝明軍陣腳左側。同第一波比起來,第二波衝擊壓迫得更近,隊形也更分散。射出幾箭,第二波擦著明軍左翼掠過。
第三波衝擊哇哇大叫著殺到,這波衝擊的騎兵膽子更大,直到明軍陣內鳥銃聲不斷,第三波才轉向右翼。
第三波衝擊剛留下幾箭離去,巴特爾率領的第一波騎兵繞了個大圈子,衝著明軍左翼又殺了回來。
曼古歹是遊牧人最喜歡使用的戰術。曼古歹能夠迅速衝到敵軍隊伍面前,如同暴風雨一般從四面八方向敵人放箭,然後馬上逃走,自始至終都不和敵人步兵的劍或者矛交鋒。他們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直到敵人被削弱或者陷入混亂,才動用重騎兵發動決定性的進攻。
只有控制力極強的敵軍才能抑制住追擊曼古歹的衝動。追擊過程中,敵軍的騎兵會被誘使超出自己後援的保護範圍,喪失嚴密的陣型。這時,蒙古弓箭手會突然組織起來設下埋伏,逐個殲滅分散的敵人。
當年成吉思汗憑藉著靈活機動的曼古歹戰術橫掃歐亞大陸,到了明朝,遊牧人打起仗來還是這一套。
到了明朝,曼古歹戰術出現了兩個剋星,一是大明的虎蹲跑,一是愛新國的滿洲弓。兩種武器的射程都比騎馬射箭遠,所以蒙古人碰到大明軍隊勉強可以打個平手,遇到普遍裝備滿洲弓的愛新國只有敗退一條路。
鐵木營的騎兵,都是出自邊軍。平日恨曼古歹恨得牙根兒癢癢,如今換成了自己是曼古歹的一方,個個嗷嗷直叫,比蒙古人還蒙古人。
對手裝備的鳥銃,遊牧人可能還有些懼怕,邊軍出身的鐵木騎兵卻根本不放在心裡。那玩意兒根本就沒有準頭,除非排成一排大家一起放銃,否則就是個炮仗只能聽個響。鳥銃放一銃重新裝藥要很長時間,草原馬戰,根本不可能讓你打第二銃。
曼古歹欺負沒有其它兵種保護的一小隊鳥銃兵,可以往死裡欺負!
明軍顯然經不起挑逗,陣列中不斷地有人零星放銃,鐵木營這邊連個馬毛都沒傷著。
三支馬隊圍著明軍呼嘯,壓迫越來越緊。
不知道是明軍銃都放過了,還是明軍不敢再放銃了,好一陣明軍沒有反擊,只有不斷地有人在曼古歹的箭下痛苦倒地。
騎兵伍長大吼:“扔掉鳥銃,饒爾等不死!”
明軍中立刻有人帶頭拋掉鳥銃。
其它騎兵跟著大喊:“扔掉鳥銃!饒爾等不死!”
明軍剩下還不到十人,噼裡啪啦乖乖地繳了械。
莫日根押著俘虜一審問,才發現這隊明軍,居然是來自遼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