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日根幾個人滔滔不絕高聲數著大明金國和大明相同的風俗,一時竟停不下來。。
孫一開始琢磨: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為族?
第一個冒上孫一心頭的概念就是血緣。
最小的族,是家族,直系的血親構成。
其次,是氏族,由遠支的血緣關係維繫。。
再往上是部族。
遊牧部族的貴族都是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底層的老百姓來源五花八門。
遊牧人甚至沒有氏族的觀念,部族就是擴大的家族,所以他們會自然地稱呼鄂爾多斯部族為鄂爾多斯家,察哈爾部族為察哈爾家,科爾沁部族為科爾沁家。
他們以“家”為單位互相搶掠。廣漠的大蒙古帝國,成吉思汗一死,分了“家”的兒子立刻分裂,過幾輩就開始互相廝殺。歷數黃金家族,居然找不到父親死後第二代人和睦相處的例子!
如果說地球上有一群人最熱衷於內鬥,那就非黃金家族莫屬。
為了對付內鬥的仇人,他們不惜藉助敵人的力量。比如察哈爾家五年前滅了官滿慎家,官滿慎家為了復仇,死心塌地地投靠真正的異族愛新金國。
部族再往上就是民族。
什麼是民族?劃分民族的依據是什麼?血統嗎?政權嗎?地域嗎?文化嗎?宗教嗎?
後世的分子人類學DNA研究表明,沒有一個民族的血統傳承是純正的。
眼前的阿勒坦金國,大汗和臺吉都黃金家族後裔,普通民眾卻是透過一次次戰爭抓來的俘虜和自然彙集在一起的流民,其中包括十萬源自大明的百姓,一百年間繁衍生息,這些人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顯而易見,民族和政權、地域是不重合的。
民族、文化、宗教的關係是一團麻。
同一宗教下存在互為仇敵的不同民族。
同一民族也可以分別信仰不同的宗教。
同一文化下存在不同的民族。
同一民族可以分享不同的文化。
同一文化可以包含不同的宗教。
同一宗教也可以覆蓋不同的文化。
民族、文化和宗教交織在一起,誰也理不清楚。
民族究竟是什麼?孫一求助於手機的資料庫。
手機裡的維基資料顯示,民族,就是一群人在腦海中虛構出來的一個共同體。
虛構的?
民族居然是腦海中虛構的共同體?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如果認同他屬於哪個民族,那麼他就屬於哪個民族;一個人如果自認為他不屬於哪個民族,那麼他就不屬於哪個民族。
崇禎五年的草原上,普通遊牧人象牛羊一樣是大汗和臺吉的私人財產,逐水草而居,沒有領土的觀念。各遊牧部落之間相互搶掠,遊牧人的腦海裡顯然還沒有虛構出來一個叫做“民族”的大共同體。
崇禎五年在邊牆以內的大明朝,民眾的腦海裡也沒有清晰的“民族”這個大共同體概念。
明朝人更多認同的是“氏族”這個小共同體,同一氏族供奉同一祠堂的祖先,個人奮鬥是為了光宗耀祖,氏族械鬥是為了維護同一氏族的利益。
大明的皇帝也不例外,老朱家的祠堂叫作太廟而已。老朱家氏族要求別的氏族效忠他,不效忠就在肉體予以消滅。別的氏族就做做樣子給他看,真到了為了老朱家,要和努爾哈赤家拼命的時候,別的氏族扭頭就跑。
邊牆以內,真正形成“民族”大共同體的概念,怕是要到明朝被滿清滅亡才開始,只是那時候什麼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