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汗阿勒坦專門為三娘子建了庫庫和屯城,明國賜名歸化城,金國的百姓都叫做三娘子城。金汗阿勒坦年紀大了,就把同明國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三娘子打理。三娘子保管著順義王之寶,經常一身漢裝,出入邊關,明國的將領官員見了驚為天人,紛紛留詩稱讚,明國皇帝封她為忠順夫人,從此明國邊關將領就只認三娘子。”
“三娘子三十二歲那年,七十六歲的金汗阿勒坦去世。實際上掌握了金國實權的三娘子想讓她和金汗的生的兒子繼位,鬧了一陣子沒鬧成,最後還是阿勒坦的長子黃臺吉乞慶哈繼位,依著草原上的風俗,三娘子要轉房給乞慶哈為妻。”
“乞慶哈已經過了六十歲,三娘子不願意,率領阿拉坦汗生前賜給她一萬精騎出走,連明國朝廷都驚動了,派出大臣反覆勸說。三娘子再嫁乞慶哈,再次被封為忠順夫人。”
“三娘子三十六歲那年,乞慶哈去世,長子撦力克繼位。三娘子把徹辰汗之寶交給撦力克,把順義王之寶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布塔施裡。三娘子自練兵萬人,築城別居。”
“撦力克大怒,自封順義王,發兵討伐,內鬥再起。明國再次施壓,封撦力克為順義王,第三次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三娘子又一次轉房給撦力克,庫庫和屯城讓給了布塔施裡。撦力克心灰意冷,三娘子實際上掌管了所有事情。”
“二十五年前,撦力克身故,長子早亡,長孫就是琪琪格的父親布什圖。我和布什圖從青海趕回來,三娘子已經五十八,她支援自己的孫子素囊臺吉繼位,拒不交出印信。一直到四年後七十三名臺吉聚會土默特,一致支援布什圖,三娘子才被迫交出順義王之寶和徹辰汗之寶,卻留下了阿勒坦之寶。”
“第二年三娘子去世,布什圖才正式繼位徹辰汗,明國也封了順義王。素囊臺吉扣留著阿勒坦之寶,卻一直屢屢生事。”
“如果沒有三娘子,就沒有阿勒坦金國幾十年間的太平;但是也正是因為三娘子,阿勒坦金國自金汗之後一直內鬥,實力一年不如一年,五年前竟然被察哈爾家滅了國。”
“如今草原上又要響起天雷,阿勒坦之寶重現,我便把這些陳年往事都告知力德爾。只是力德爾問及琪琪格該如何稱呼三娘子,我實在是沒法回答。”
孫一聽罷,良久無語,默默地放下了幫琪琪格捂住耳朵的雙手。
琪琪格眼裡還有一絲驚恐,似乎是求助一般地望著孫一。
孫一輕輕對琪琪格說,“丫頭,這塊石頭是你們家的寶貝……”
話還沒說完,琪琪格就搖頭大聲叫道:“我不要!我不要!我姓孫!不姓金!”
孫一把阿勒坦之寶推給莫日根,“大叔,你是琪琪格父親的伴當,這東西還是你來保管吧。”
莫日根一怔,“力德爾,你如今是琪琪格的塔布囊,阿勒坦之寶理應歸你。”
孫一搖搖頭,“琪琪格姓孫,不姓金。琪琪格的父親囑咐忘了過去所有的事,就讓她忘了吧。”
老人思忖了半天,鄭重地把阿勒坦之寶收到懷裡,“這樣也好,我也了卻了一樁心事。”
孫一等莫日根收拾停當,對他提醒:“最近鐵木營裡起了些爭執。象三娘子轉房這樣的事,可能會對你們加入鐵木營的表決不利,你們最好想好對策。”
莫日根火道:“這事我知道。巴特爾都跟我說了,原本四個隊長都支援我們,偏偏這時候冒出了個狗屁明朝秀才,說我們是左衽披髮的異族,有幾個隊長又轉了心思。”
孫一安慰道:“明朝的百姓總是認為讀書人說的話有道理,這是沒辦法的。離表決還有兩天時間,他可以說他的道理,你們也可以說你們的道理。記住不要求所有人都支援你們,只要支援你們的老總和隊長多,你們就可以加入鐵木營。”
——————
參考資料(與情節無關,不感興趣的讀者可跳過)
土默特的金姓蒙古人
現代土默特分為東西兩支,西土默特在呼和浩特老家,東土默特在遼寧。
公元1629年,皇太極將部分土默特人東遷入遼東大清老家自己眼皮底下看管起來。從皇太極到康熙初年,清政府將土默特青壯年“共遷入遼東72750人,並設兩固山”,地域為現在遼寧北票、朝陽地區和現在遼寧阜新蒙古自治縣。
東西土默特都有金姓蒙古人,大部分老輩金姓土默特人都有蒙漢兩個名字,而取漢式姓名時,都按字譜取名,而且所排字譜相同。
東土默特金氏先人留下的一些口傳:“東土默特的金姓蒙古人是從歸化城遷來的,與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是同宗”,“金姓蒙古人的祖上是臺吉”,“金姓蒙古人之間不得通婚”。他們還說:“祖上在歸化城居住時,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房頂上可清楚地看到南邊的一座大土堆(昭君墓)”,等等。
西土默特金姓老人也有相似的口傳,如:“東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為一家”,“早年金姓蒙古人在土默特原有十三門子,後往東、往北遷走了幾門子”。
兩地相互印證的口傳,可以確定東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是同祖同宗,他們均系金汗阿勒坦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