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108章 阿巴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章 阿巴海 (3 / 3)

琪琪格、通訊兵也疑惑了:“沒有啊,愛新金國的頭領叫阿巴海!”

看來史料有什麼地方搞錯了。

有學文科的朋友曾告訴孫一,明史有兩個不可信:

崇禎一朝的正史被嚴重歪曲,不可全信。

滿洲為了證明祖先的榮譽,利用修《四庫全書》之機,把明人關於建州、女真14世紀到17世紀中期的記載,全加以禁燬刪改,僅留下“三仙女創立滿族”,“努爾哈赤母親吞鳥蛋十三個月生努爾哈赤”的滿州版本,全不可信。

從邏輯上推論,皇太極叫阿巴海倒是絕對符合努爾哈齊的起名傳統。他的十六個兒子們就成了楚鷹、代山,阿拜、塔拜,湯古呆、莽古太,阿巴太、阿巴海,巴布太、巴布海,德格勒、阿濟格,賴木布,多袞、多多,費揚古。完美髮音!一般牛人都有些偏執,努爾哈赤也不會例外。

尤其是去掉兩頭,中間的阿拜、塔拜,湯古呆、莽古太,阿巴太、阿巴海,巴布太、巴布海,簡直就是“魔裡海、魔裡壽、魔裡青、魔裡紅”四大天王的配套班子八大金剛,阿爾泰語系發音陽氣十足霸氣側漏,可以想見努爾哈赤生這八個兒子時正值壯年雄心勃勃。

德格勒、阿濟格、賴木布明顯多了些陰柔,可見努爾哈赤這時已然經過滄桑。

最小的三個兒子多袞(小獾子)、多多(小寶寶)、費揚古(老么)一聽就知道努爾哈赤老年得子,舔犢之情悠然而生。

恐怖的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們,這次草原大戰幾乎都來了。

尤其是第八子黃太極阿巴海,簡直就是戰神。明朝豬一樣的將領,到了他手裡,能把大明朝從北推到南!

孫一問通訊兵,“你叫什麼名字?”

通訊兵答:“我叫狗剩之”。

典型的東北話,子之不分。

孫一對賈道士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長自家威風,滅敵人士氣,就是心戰。這個狗剩子是個寶貝,你要多和他聊聊,愛新金國將會是個大對頭。”

——————

參考資料(與情節無關,不感興趣的讀者可跳過)

努爾哈赤和黃太極的名字

努爾哈齊意為野豬皮,出自金啟棕先生。

金先生姓愛新覺羅氏,名啟棕,字麓漴,為清乾隆帝第八世嫡孫,著名滿洲學、蒙古史專家,中國女真語言文字研究奠基人。

金啟棕曾箋示說:“幼時曾聞滿文專家含親松賢前輩說過,努爾哈赤系’野豬皮’之意,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之意。”

《國榷》永樂二年二月癸酉條:“置奴兒干衛”,下注:“女直野人”。可以佐證努爾哈齊意為野豬皮的結論。

皇太極早年譯名不定,或作“黃臺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洪歹是”等,乾隆年間改用現譯,沿用至今。

現代學者多認為皇太極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僅僅是其稱號,來源於蒙古貴族的稱號“黃臺吉”。

筆者深以為然。努爾哈赤的第一個接班人長子儲英被努爾哈赤親自下令處死,第二個接班人次子代善被努爾哈赤貶為庶人剝奪全部下屬,之後努爾哈赤留下的制度是四大貝勒輪流執政八旗旗主共同議政的“共和制”。一代梟雄絕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容忍自己的一個兒子名字叫做“皇太子”。

明代陳仁錫的《山海紀聞》裡,皇太極以“喝竿”的名字出現;《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中,皇太極以“黑還勃烈”的名字登場。參考本章的內容,可知“喝竿”應為“可汗”。“黑”在南京話裡讀作“喝”,“黑還”就等於“喝竿”,“勃烈”即“貝勒”,“黑還勃烈”不過是“可汗貝勒”,皇太子的滿語對應罷了,只能說明“皇太極”不是本名。

俄羅斯漢學家G.V.戈爾斯基認為“皇太極”的本名是“阿巴海”(Abakhai)。此說曾一度被西方學界廣泛接受。筆者表示支援。這種命名符合努爾哈赤的家族傳統。七子阿巴泰,八子阿巴海,一母同胞的九子、十一子為巴布泰、巴布海。本書採用此名,隨著故事展開,筆者將逐步爆些小史料支援。

可以確定黃太極真實姓名的權威文獻,是《老滿文原檔》。《老滿文原檔》是16071636年間滿州金國的原始記錄,所使用的紙張,主要為明朝舊公文紙和高麗箋紙。書寫的文字,有蒙文、無圈點老滿文、半加圈點過渡期滿文,完全加圈點新滿文。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目前已高畫質原樣出版,可看到《老滿文原檔》曾被嚴重塗改,在出現黃太極名字的地方或塗抹,或遮蓋。

這些塗改的地方,學者普遍認為滿清隱藏了不願為人所知的秘密。

大陸儲存的《滿文老檔》,是乾隆年間的《老滿文原檔》重抄(重撰)本,不足為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